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heyongzhong2023-12-24142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1


传统文化是“吃人的礼教”,严重地压制了人性和个性,与民主、科学等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一无可取。因此,他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再造中华”等口号,认为不抛弃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就无法摆脱封建专制、走上现代化道路。需要注意的是,“五四”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着明显的论战性质,“极端化的否定”在当时是一种论战策略。梁启超曾说过:“天下事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为了尽快“破坏”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维方式,了解并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民主精神、尽快成为“现代人”,“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文化先锋们有意无意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过激化的批判,拿“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现代精神”的精华相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中固然有愚忠愚孝、压抑人性的黑暗成分,但也有自省、仁爱、诚信等积极的成分;西方现代精神固然有理性、平等、肯定个体价值的成分,但也有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的危险成分。掩其精华而彰其糟粕,以此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精神相比一无是处,显然有失公允。“五四”时期,等人针对当时“尊孔读经”的复古思潮,提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将孔孟所开创的儒家传统乃至一切传统文化与封建礼教一起作为“封建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实际上,封建礼教与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宋明之后,儒学演化为“政权化的儒家”即“儒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有效地帮助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同时,也越来越显露出僵化的弊端,并渐渐与注重自省、关切个人人格发展等真正的儒家精神背道而驰。“五四”新文化运动没有仔细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将传统文化作为“封建遗毒”予以一概抹杀,在当时及后来的中国人心中刻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截然对立的印记。



二、不仅“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概念长期被误解。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继承”二字也很少能够得到正确认知。常识总认为,“继承”就是接受了前人所拥有的某物,或接着做前人所做的事。但这都是有限事物的继承,作为族群认同基础的“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性意义,它的根本标志在于价值观层面,并非有形资产,甚至与技艺等无形资产也有所区别,是所有前人留给我们的财富中最为奇妙的财富。对于金钱、房产、技艺等资产的继承总是有意识的、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但对于文化这种特殊财富的继承却极为微妙和复杂。文化有可能通过无意识的方式继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并在不知不觉中将它传承下去,这就是“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自然传承过程。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是一种自然过程,这种“继承”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无意识继承,尽管具有转化创造的潜力,但也仅仅是一种潜力,要把这种潜力实现出来,还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面对新环境新情况的创新转化。对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继承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句话中的“善于”一词很重要。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肯定,“国学热”兴起,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从“一概否定”急转为“一概肯定”,将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陈规陋俗也视为“文化遗产”要求保留,这是机械式的继承;还有一些人,为了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对照西方现代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搜寻一些片断逐一与之勉强对应,这是附会式的继承。前一种“继承”,无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应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后一种“继承”,无非是在西方思想体系的框架内增加一点“中国色彩”,丧失了自身的文化根基,因此都不是可取的继承方式。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对活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既面对历史,更面对当下和未来。传统文化不仅不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还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起建构作用,这一视域下的“继承传统文化”必然是以创新为前提的继承,只有以创新性转化为前提,才能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提供内在资源。



三、经历了百余年的现代化探索过程,中华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应有的尊重。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 继承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文化多姿多彩。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高校正处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新的生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人类在其物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表现在自然适应性方面。比如原始人的工具,人类工具的发展是因为人类在其生产过程中自然地选择众多工具中最适应自己的那一种,逐渐改造并抛弃掉其他非适应性因素,才形成人类现在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形。另外是能动反应性,人类在长期的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审美的、直观的心理形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思维或设计意识。



在越来越讲究创新的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新,人们都在不断地拷问自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特征上最重要的首先表现在它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丰富的,古希腊艺术、西域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它们整合吸收后进行了组合和重整,使之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和隋唐的艺术都强烈地表明了这一整合的特质。 但农耕文明的传统的一面也对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初期知识简单的“拿来”,当形成惯性后再加以整合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却从来很少探讨外来文化的内在本质,很少探求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在差异及深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使整合的过程往往要延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打个比方,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历史,虽然曾经有过起伏却从来不曾出现过断层,最终结果是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发展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改变下,如政治形式、经济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发展外来文化艺术而丢弃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无疑是邯郸学步,舍本逐末。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中国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尽力适应并与社会环境协调,从另一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



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模式,人类艺术发展由原始社会的单一性、实用性的造物特征发展到当今众多艺术门类就是这一开放性特征的直接体现。在这里所提到的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艺术的发展本身并非孤立,艺术与众多社会学科及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撞击,因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边缘艺术学科,如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或艺术社会学等。其二,作为社会上层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与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审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环境,随着社会分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深化而不断“膨胀”,在审美关系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文化关系和文物关系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到社会之中,这也导致艺术内涵的扩展。其三,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不但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也表现为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大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研究在现当代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随着消费人群、社会思维、当代艺术思想的改变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面临的是一种尴尬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中的继承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的是它的文化特征。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作品能否真正表达文化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等教育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首先就是要强调对其文化构成的发掘。



如上文所述,中国艺术的发展要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就必须要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要条件。因此高校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还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有一定社会影响、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神话、传说、歌谣、舞蹈、曲艺、皮影、剪纸(技艺)、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节庆、民族体育活动等,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保护、挽救、保存、调研是对我们的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但正是通过它们才能了解并认知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对它们进行系统和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太少,而且在教育中不能进行系统的讲授,从而导致了学生只是了解其中的某些门类,如:剪纸、陶艺等,这样根本谈不上继承了传统文化。



其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只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文化的需要,在教育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在高校中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谈继承和创新,可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创新?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其实继承和创新是一回事,它们是一体的,只不过它们有主次之分。对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不是根本目的,继承才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具体到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



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3.技艺。必须要将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后,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积累新的经验。



4.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以上的三点都必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还是传统文化的底线。



就以上几点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和继承无疑给了我们以启示。2001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被划归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高等艺术院校来普及,这在全国是一种首创,这是真正从高起点来探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问题。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首先是研究。2003年,通过赴各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开始《口述桃花坞资料》的采访和记录,并于2004年4月出版《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画册。同年,着手通过文字、摄影、摄像及录音的方法对桃花坞年画的印务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2005年编写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国内桃花坞木版年画收藏目录》两套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其次是传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9月开办了第一届“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从印刻技法着手培养桃花坞木刻年画传人,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三届,而且还将持续下去。2002年10月开始复刻、复印传统木刻年画并延续至今。最后是开发。2002年10月,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以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2003年3月以“丝绸和桃花坞”为主题用现代审美眼光将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到以丝绸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一系列的丝绸服装。2003年,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品的形象注册了商标,并发行了一组以传统年画为题材的纪念性邮票。到现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发出了几十种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的产品并获得了市场的好评,从而让更多的人走近、关注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充满了生机。



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创新的探索实例中可以看到,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研究着手,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还是对高校艺术发展水平,更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密切联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工艺、设计还是其他别的艺术形式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并最终走向世界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也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使之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3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发展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末期的一段时间,部分国人脱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秉持“拿来主义”,这种思维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源,离开了传统,现代艺术就是无本之木,显得空洞、苍白而流于表面。为了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早已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措施,但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措施的执行进展缓慢,导致一些“非遗”项目逐渐流逝。



二、研究目标



根据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面广,共分10类,总项目达到300多项,如此丰富的“非遗”资源,若能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可谓意义重大。笔者通过近一年的时间,着重研究合肥地区的葫芦烙画与黄山地区的徽州“三雕”,并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把“非遗”项目引进学校,提出相关的传承方案。



三、继承与发展的问题与措施



我们选择的进入教学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传统手工艺技能,即世代相传、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在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培育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1.设立名师流动工作站通过与葫芦烙画和徽州“三雕”的优秀“非遗”大师沟通合作,设立民间“非遗”名人流动工作坊,引进“非遗”项目传承人作为编外研究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生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可以在美术馆或者学校的展览馆合理合法地展出,以便可以创收,实现教与学的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2.培养传承人在学校设立名师工作站,让名师走进课堂教学,培养优秀的学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人。研究项目传承人的从艺经历、传承脉络、师承关系、师承方式等问题;尽最大努力解决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达到促进教学、双向发展、推动艺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针对培养学生成为传承者所面临的困境,相关部门和学校要对接受“非遗”项目培训的学生发放一定额度的助学金,使培养学生成为“非遗”项目传承者得到基本保障。3.开门授徒从一些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到固有观念的禁锢,很多祖传技艺不传外人;在传承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非遗”项目不能代代相传,有的“非遗”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根据情况分批次引入课堂教学,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在学生当中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并传授技艺。4.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嫁接”到学校学校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传播的最好基地之一,以学校为载体,把学校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基地,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永久传承下去的目标。这也完善了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把我国的传统艺术引入高等教育,能更有效地改变我国一些艺术类院校在艺术教育方面过于重视西方艺术体系的状况,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5.拟定在安徽高校示范推广,把安徽艺术类院校作为“非遗”传承的“硅谷”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高校艺术教育,采取相关的实施措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发展高校的学科建设,改善课程设置,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多方吸纳资本进入。依托高校的平台,更有利于系统研究“非遗”项目,把“非遗”项目发扬光大。同时,也可使高校具有强大的介入产业的技术和科研能力,帮助文化产业创造更大的附加值,逐步实现提高院校知名度、塑造品牌院校的共赢目标。



结语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5


【摘要】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并展现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既要保护又要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 继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9-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文化多姿多彩。而高校正处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新的生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人类在其物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表现在适应性方面,人类工具的发展是因为人类在其生产过程中自然地选择众多工具中最适应自己的那一种,逐渐改造并抛弃掉其他非适应性因素,才形成人类现在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形。另外是能动反应性,人类在长期的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审美的、直观的心理形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思维或设计意识。



在越来越讲究创新的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新,人们都在不断地拷问自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特征上最重要的首先表现在它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上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丰富的,古希腊艺术、西域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它们整合吸收后进行了组合和重整,使之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和隋唐的艺术都强烈地表明了这一整合的特质。但农耕文明的传统的一面也对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初期知识简单的"拿来",当形成惯性后再加以整合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却从来很少探讨外来文化的内在本质,很少探求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在差异及深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使整合的过程往往要延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打个比方,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历史,虽然曾经有过起伏却从来不曾出现过断层,最终结果是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发展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改变下,如形式、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发展外来文化艺术而丢弃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无疑是邯郸学步,舍本逐末。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中国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尽力适应并与社会环境协调,从另一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



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模式,人类艺术发展由原始社会的单一性、实用性的造物特征发展到当今众多艺术门类就是这一开放性特征的直接体现。在这里所提到的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艺术的发展本身并非孤立,艺术与众多社会学科及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撞击,因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边缘艺术学科,如艺术心、艺术人类学或艺术社会学等。其二,作为社会上层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与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审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环境,随着社会分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深化而不断"膨胀",在审美关系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文化关系和文物关系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到社会之中,这也导致艺术内涵的扩展。其三,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不但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也表现为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大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研究在现当代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随着消费人群、社会思维、当代艺术思想的改变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面临的是一种尴尬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中的继承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的是它的文化特征。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作品能否真正表达文化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等教育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首先就是要强调对其文化构成的发掘。



如上文所述,中国艺术的发展要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就必须要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艺术发展的内在和必要条件。因此高校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还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有一定社会影响、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神话、传说、歌谣、舞蹈、曲艺、皮影、剪纸(技艺)、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节庆、民族活动等,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保护、挽救、保存、调研是对我们的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但正是通过它们才能了解并认知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对它们进行系统和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太少,而且在教育中不能进行系统的讲授,从而导致了学生只是了解其中的某些门类,如:剪纸、陶艺等,这样根本谈不上继承了传统文化。



其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在高等中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不能单纯从角度来看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只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文化的需要,在教育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在高校中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谈继承和创新,可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创新?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其实继承和创新是一回事,它们是一体的,只不过它们有主次之分。对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不是根本目的,继承才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具体到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3.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



3.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 传统图形 继承 创新



在观念、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借鉴和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的文化格局, 已成为各个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平面设计作为一种 文化艺术,也不例外,浏览和揣摩当代的平面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优秀作品之所以成功, 往往是与其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图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品, 既能体现出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时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充分的继承与创新了传统图形,显示了传统图形与现代平面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



传统图形主要是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的流传甚广的图式,它包括了石器、彩陶、青铜器、漆器、雕刻或具有传统意味的其它物体形状及其表面上的纹样和装饰, 也包括民间艺术的方方面面以及书法和传统绘画等。此外,其它传统姊妹艺术, 如传统剧目、民间 舞蹈、传统建筑、古典园林等, 其典型形象样式也属于传统图形的范畴。



传统图形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本土文化, 在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进行碰撞和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整合现象,是现代信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的方式。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在汲取精华, 去其糟粕, 借鉴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创新, 才能赋予传统图形以活力,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



现代平面设计中借鉴和运用传统图形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移位、拼凑和变异,也不是在设计中放上一张剪纸或画上一张京剧脸谱就能称之为融合。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 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 新的作品既保留本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设计观念经历的还是“工艺美术”和 “装饰设计” 阶段, 从九十年代起现代工业设计观念和设计体系渗入中国大地,并全面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设计事业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不断被借鉴于各种门类的艺术和设计之中, 继承与创新是这个时期的主题 。



对传统图形的再创造过程中,设计师必定会接受现代创意思维和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创新并不是说要斩断一切渊源,盲目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优秀审美观念的同时又有突破,要赋予其新的含义与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图形的创造主要注重的是形态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的是实形与实形间的呼应、礼让与穿插关系。当然,中国传统图形也讲求虚形,但是这种“虚形”更多的是精神概念中的虚空间,而不是实际中的虚形。现代图形不仅关注正形也关注负形, 并利用切割、打散、错位、创造缺损形。或者舍弃图案正形,表现负形,总之不断地打破原形不断地追求新的视觉形象,是创新的办法之一。在排列形式上,传统图形多采用较规范的表现模式,遵循求全、求整、求对称均齐的骨式。现代图形构成则较多利用非对称、矛盾空间、光效应等形式节奏,追求错变的错视效果。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图形的表现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效果, 显示出无穷的创造力。



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在当代社会,许多艺术大师充分挖掘民族传统图形的精粹,将其与现代精神融会贯通, 创作出了许多艺术杰作,例如,众所周知的2008 年奥运会标志就典型的继承和创新了传统艺术,其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 印章中的“京”字图案似“京”、似 “龙飞” 似“文”又似 “运动的人”, 把 “北京”、“ 中国” 、 “人文传统”、“现代运动” 包蕴其中,印章中经巧妙变形而形成的 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 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朝气,充满活力与张力。



好的平面设计要做到既要让人“一目了然”还要做到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 顾盼之余, 留下较深的印象。这就要求其具有精湛的构思。



我们在继承和借鉴本民族传统艺术图形的同时, 还应该放宽眼界,学习和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图形。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有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图形,都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时代风格。这些都作为人类的文化财富,时刻为我们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范例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交流与融合中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例如:日本的平面设计, 其在世界的设计领域中也可谓是独树一帜。在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 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东方风情和本民族的传统特色,相当一部分设计作品凸显出鲜明的传统文化特点。这些作品极其重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同艺术样式的表现词汇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在现代平面设计之中。 日本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家田中一光的设计作品,其中既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又具备了强烈的现代美感,将传统精神和现代意识融为一体, 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切合点上寻觅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以说,它是日本平面设计家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最优秀的典范之一。他的作品运用不同的现代平面设计表现手法,取得了异曲同工的视觉效果,造型洗练、色彩明丽,表现手法多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其中,有的是以几何形方格为骨架构成能面形象、在色彩上配以低明度、高彩度的日本传统色彩的表现方法;有的是以黑白翻转的形式力图加强主体表现的力度;有的则是用鲜艳跳跃的色块来突出主题的寓意。作者用现代设计手法作品将传统能面图形加以变化和创新,取得了使人为之一振的视觉效果。



从众多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现代平面设计既继承吸收了传统图形的精华, 又融入了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和版式技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将传统图形用现代的创新意识和方法加以演绎,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意义和新的视觉感染力。



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是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和创新传统图形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之间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正是这种碰撞,才使的新的传统图形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使现代平面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孙红阳.传统美学观点对现代商业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4,(3).



[2]寻胜兰.继承民艺[J].艺术与设计,2002,(6).



[3]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J].装饰,2003,(4).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传统文化 继承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自于西方,要使这种外来文化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革命和建设中一直发挥指导作用,必须使之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及开拓创新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首批党员,也是中国现代史上较早对传统文化给予客观评价的政治家之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首先,对传统文化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他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P533“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1]P707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颇深,十分赞成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P534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必须把传统文化贯彻到革命的实践之中去,“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2]P41。



其次,对传统文化汲取精华、除去糟粕,使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需求。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的内容、表达方式之中,通过思想的确立和不断成熟而获得新时代的发展。以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重要方面为例。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河间献王传》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其中“实事求是”被后来用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中国历来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劳动人民是安邦治国的根本所在,“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用“群众路线”对其阐释,主张“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达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忠于人民,鞠躬尽瘁的道德追求。《周易》里有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厚德是对志士们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则用“独立自主”的词语延续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民族气节,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的升华。



思想中的实践论、认识论、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亦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把主观的思想和现实的践行结合起来,所谓“习行践履”“知行合一”。则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论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用“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中国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中华民族的形式。中国从庄子那里便有了“方死方生”的辩证哲学,还有传统的阴阳和谐统一思想。则以事物的两面性为基础建构了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思想体系。



二、邓小平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邓小平。他复出伊始便着手进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支持并鼓励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党在思想文化工作中确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原则奠定了基础。



首先,邓小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与一脉相承,主张“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3]P333。一方面,他对于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着的封建主义的残余,毫不留情地予以批判,指出“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具体的准确的如实的分析”,既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又要“划清封建主义遗毒同我们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的某些不科学的办法、不健全的制度的界限”[3]P90。另一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指出:“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作用。”[3]P335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例如,“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他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4]P306;“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3]P327。并且,邓小平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3]P367



其次,作为中共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邓小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传统文化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之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治理有着“革故鼎新”和“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的主张,而邓小平理论中最重要的思想便是“改革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的治世哲学中强调社会进步、人民安康,而邓小平理论中则表达为“三个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从来就有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安邦固”的传统思想,而邓小平理论中则生动地体现在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各项方针政策中;中国传统哲学中强调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邓小平理论中则把它应用在治国方略当中,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礼记》里对理想社会的设想有“小康”、“大同”的阶段性的发展,而邓小平理论中则把它落实在“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之中;等等。



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以、、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同样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符合时展要求的继承和发展。



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得到了全国上下、党内党外的广泛认同。究其原因,就会发现“三个代表”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它与中国传统思想相适合。第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说的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推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显然,这是对传统文化中富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风范,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有广泛的交融共享性;第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等,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十分深入,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当代的价值。他指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是以同志为代表提出来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渊源。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八荣八耻”,涉及到了爱国、爱民、科学、勤劳、互助、诚信、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实质上就是传统文化中给中国人民以极大影响的基本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它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民贵、民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思想;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兼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方面的问题,是对传统“贵和尚中”及“天人合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和谐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求同存异,社会和谐发展;道家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提倡“阴阳调和”、“天道合一”,顺其自然、海纳百川,建立自然和谐的安邦之国;墨家主张“事功”、“兼相爱,交相利”,提倡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法家认为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各司其职,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



非常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2014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6]在同志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热烈地开展着,它们非常有效地促动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关注和学习,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梦是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是近代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夙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倡导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这些优秀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养料,使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的活动。它既是对思想中“群众路线”精神的继承,也是传统文化中“民贵”和“民本”思想的当展。



由上可见,、、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并且把传统文化应用到经世治国的方略之中。这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它进行了时代性的转化,使之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传承传统文化的经验启示



1.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传统文化,用“扬弃”的手段传承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促使传统文化不断向现代化转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磨砺和沉淀,内含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内容,为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方面提供经验和参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特定的时代,在宗法社会、小农经济社会产生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有着历史局限性、阶级局限性以及当时人们认知的局限性,存在着封建性、保守性和专制性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民主、开放、创新等现念格格不入,必须加以改进。若想在现代社会继续展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必然涉及到向现代转型。这种转型既包括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时展主题的结合,也包括形式上符合时代特点的表达。中共历届领导人的思想便是从内容到形式很好地发展了传统文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成功完成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务。



2.用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发扬中国特色。当今世界处在知识化与信息化高度膨胀的时代,中华民族当然不能盲目自大、拒绝与世界交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应当学习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文化。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世界文明发展前沿,吸收一切文明成果,在与世界的各种交流中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影响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必须时刻注重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保持我们的特色。中国共产党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如果我们全盘否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奉“教条主义”“全盘苏化”“全盘西化”等等,必然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中共历届领导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能既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坚持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把国外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我们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文脉继承 区域符号审美 构建方式



国际著名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说:“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各地区民众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差异和其方法的选择,形成了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建筑文化模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农村建筑不仅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体现,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对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中国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社会文化状态下,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建筑中继续发芽,不埋没于世界文化大潮中。寻找适合中国有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和探索应遵循的理念变得尤为重要。



1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区域性符号审美存在的问题



1.1中国区域性符号审美存在的问题



1)千村一律。中国农村各地一个样,无地方特色。2)一些地方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也意识到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地方政府村与村之间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甚至“废旧立新”,把原有的旧村庄全部拆掉,重新建立“新”的村庄,不理解“新农村”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造成了传统文化丢失,自然环境和历史建筑严重遭到破坏。4)农民之间盲目攀比,在民间,特别是北方农村,存在比“层高、地基高”“房宽”的建房习俗,造成了空间和材料的浪费。



1.2国外可以借鉴的方式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韩国农村从注重家教、构建和谐农村;公司帮扶农村共同致富等方面努力,新村运动后农村生活环境胜似城市。日本农村中,坚持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将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点的原则,在农村地区,既不会出现成排成行的“别墅”建筑,也没有宽广的马路,居民分散居住,功能划分明确,村落环境非常的优美,人们生活闲适、富裕,处处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色。德国经历了从传统农村到现代化农村,再到生态农村的转型。德国农村建设中,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特殊地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应用,都巧妙地与现代旅游相结合。



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以下几点人手:1)合理继承传统文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2)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3)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4)加强农民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农民审美水平;5)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其中,运用符号性审美,合理继承传统文脉,使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是构建新农村区域性符号审美的主要方式。



2新农村建设中区域性符号审美构建方式



2.1文脉性继承



如何提炼传统建筑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建筑的灵魂,把握好中国传统文脉。冯友兰先生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抽象继承”的基本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这种‘抽象’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经过时间的过滤,保持下来的精神价值,是抽去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之后保持下来的某种精神特质;不是对传统建筑形式、风格、式样的简单模仿、照搬和剪贴,而应认知与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审美意境和对空间的特殊认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深刻把握传统建筑文化超越性的内涵”。吴良镛先生也曾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做过深刻阐述,他说:“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



2.2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文脉的精髓在于变,不变则废,变则通”,传统文化“抽象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要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现,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转化为足以支持与指导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资源,这其中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我们应该从社会伦理、社会文化、观念形态以及民风民俗上去把握传统民居的特征,去审视其内在气韵和空间意境,深入到文化,避免局限于其功能和技术层面。当代很多著名的建筑大师对于传统建筑文脉的现代应用都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崔恺先生在北京丰泽园饭店设计中再一次延续了中国建筑传统,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传统建筑语汇的运用上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神。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筑波中心,包括西方从古典时代到米开朗基罗、列度等西方传统建筑师的很多建筑符号甚至现代建筑常用的各种符号,却唯独没有日本传统的建筑符号。但整个建筑的空间和形象却让我们感到浓厚的日本民族气息。其实,筑波中心建筑虽然词汇几乎完全来自西方,但是运用的是日本民族的语言组织方法,这也恰恰说明了唯一产生强烈民族特点的是组织词汇的语法。这种建筑的语法根源于历史特点却永远随时代更新并期待着被重新定义。矶崎新的设计手法告诉我们,传统文脉不仅仅与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相结合,也应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把国外好的建筑词汇运用民族的精神,即传统文脉加以组合的重要性。



2.3符号性审美



传统建筑文化中我们抽象出的无形的东西,也就是传统文脉始终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我们运用符号学的观点,重新审视和强调符号审美在传统文脉继承上的重要性,以期达到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应用。符号论美学盛行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美学界,它的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卡西尔指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艺术作为人所创造出来的可以直观的符号形式,不是对现实的摹仿,而是对现实的发现和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9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处在一个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发展迅速的时代, 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越来越多外国音乐文化开始逐渐渗透到我国的音乐文化中, 甚至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发展趋势。事实上, 我国的音乐文化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 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冲击以及一些内在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样一来, 就会使人们长时间忽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在思想上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错误认识。



( 二) 一些现代音乐文化的冲击



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就会有一些文化的传承与摒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展现, 所以, 要想保证它在发展过程中的长盛不衰,要做的并不是让它成为时展的潮流, 而是要让这一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长久地被传承和发展下去。当然,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展的主流趋势, 就我们当代社会而言, 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主流, 民族的传统音乐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淡忘, 就连在我国盛极一时的外国古典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一些具有较高生活品质的人的专享。所以, 在当前时展的形势下, 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让传统音乐文化重新兴起, 引领潮流, 而是需要在发展现代音乐的时候能够将那些传统的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下去, 将我国音乐文化的精华留给后世的子孙, 让池{门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多样化的文化形式。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不仅可以为以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更具有民族特色, 而且能够让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交流的形式更好地渗透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 更好地适应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 一) 开设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课程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可以通过开设一门相关的课程, 来逐渐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一个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让同学们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人学习, 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所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而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 二) 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创新



当前时展的主要特点就是快, 无论是科技的发展, 还是一些文化的发展, 都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状态中。因此, 要想使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紧跟时展的步伐, 不被时展的洪流所湮灭, 就必须保证传统文化的创新性, 而不是单一地局限于对几种形式的发展上。



( 三) 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要去粗取精



无论是什么, 在对它进行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来不断地对它进行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它可以在历史的演变中长久地发展下去。尤其是音乐这一类文化, 由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比较多样化, 所以在传承的时候就更应该将那些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


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视野 陕北传统体育 转型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传统体育活动,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仅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们要想更好地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要重视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更要做好传统体育的继承工作。从非物质文化视野角度看,想要做好传统体育继承与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传统体育的转型思路与发展方向。陕北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独有的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造就了陕北地区与众不同、另具风格的传统体育文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往较为独立的文化发展空间已被打破。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革新,也给传统体育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如何做好继承和转型创新就成为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1陕北传统体育主要项目及特点概况分析



陕北传统体育项目多达百种,而其中富有代表性,且影响力较大的项目主要有:陕北秧歌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以及靖边跑驴等。陕北秧歌是陕北人民经过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感悟所创造和形成的民间舞蹈。陕北秧歌动作主要有“前进扭跳”、“摆g转”、“二进二退步”等。通过扭动和摆、走等姿势将腰与胯有序协调起来。陕北秧歌作为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来自于人们的劳动生活和具体实践,随意性、节奏性极强。



安塞腰鼓也是陕北传统体育的重要项目。作为一项集舞蹈、体操、武术等多项内容与一体的传统体育活动,他更被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的安塞腰鼓将人鼓合一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时至今日,这一项目鲜有人掌握。洛川蹩鼓也是有深远历史的陕北传统体育项目。统一由男性表演、着战服、插战旗,结合锣鼓镲等乐器,将表演演绎成为一场战争。除此之外,陕北传统体育还有许多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文气息的项目。



2非物质文化视野下陕北传统体育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化融合速度加快,深度也在增加,外来文化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带来极大挑战与冲击。陕北传统体育活动中的多数项目都是通过言传深受来继承和教育发展的,而随着交流面的不断缩小,大量传统项目都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和失传危机。



根据相关文字记录,陕北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多达七八十余种。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许多传统项目消失,仅剩安塞腰鼓和陕北秧歌等体育活动。人们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淡化,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不具备优先发展优势。传承创新都遭遇较大危机。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表示,当前陕北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人群年龄都在55岁以上,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者年龄呈现严重老龄化状态。而且体育活动多为群众自我组织,并没有形成有效群体。由于缺乏有效传承和活动组织,可以说陕北传统体育当前正处于一场较大的发展困境之中。而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艺术品位、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也成为当前陕北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3非物质文化视野下陕北传统体育转型与发展建议



3.1 将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相融合,实现传承思路转型



重视传统体育发展,就要将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发展引入规范化、轨道化发展体系。传统体育处于困境之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数年轻人对其缺乏了解和认同。只有将传统体育内容进入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以学校为发展载体大力推广安塞腰鼓教学,从而为传承学习这一传统项目提供新的思路。



3.2 将政府扶持、市场引入与传统体育发展相结合,实现经营思路转型



想要壮大重兴陕北传统体育,就必须重视传统体育的市场化,通过构建合理的经营机制,确保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投入资金、完善管理制度,将传统体育发展引入市场之中,通过传统体育市场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为传统体育经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3.3 构建多重平台,营造传统体育继承发展氛围



要想做好陕北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与转型发展,就必须借助多重平台。而氛围环境对传统体育项目实施状况与质量有极大影响。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重大活动都应该积极邀请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表现宣传,通过大力宣传,有效引导,结合多重平台建设,势必能够为传统体育创新发展构建良好积极氛围。



4结语



陕北传统体育包含许多项目,而每一项都极具历史特点。诸如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多达百种的民俗体育项目不仅反映了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也将陕北人民粗矿豪迈的生活习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发展至今,陕北传统体育不仅是体育活动,更是社会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从非物质文化视角研究陕北传统体育则是对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