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heyongzhong2023-12-2412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始终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随着历史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坚定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珍惜价值,古为今用,弘扬精华,创新发展。


  一、充分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充分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对此,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均有过重要论述。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对此也有过多次深刻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他说,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中国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代复一代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中,表现在风度气质上,表现在言谈举止上,是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就是中国人民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列宁说过:“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基础和起点。这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文化战略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科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科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用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它看作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就是因为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其“根”其“魂”一直延绵至今。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务必珍视这个“根”和“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在2000多年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二是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不断更新的;三是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提炼出了许多有助于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思想。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进而指出这些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同时,要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突出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储存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使之造福人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素以道德教化为特色而闻名于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揭示了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他进而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必须确立反映全国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深情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他如数家珍,列举了 “民惟邦本”、“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扶贫济困”等思想理念,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和平外交战略思想的文化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自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将“亲、诚、惠、容”,作为睦邻、安邻、富邻的我国周边外交方针的“四字箴言”。他更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提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提出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因为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他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这些重要思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对待传统文化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文化虚无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文化,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种历史包袱,是拖累时代前进的惰性力量,是应该彻底抛弃的糟粕。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运跌入低潮,当时国内开始有复兴儒学之说,尔后逐渐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有人企图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或者是将马克思主义儒学化,这就走向了极端,走向了复古主义,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改造、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科学对待文化传统,提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求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为此,需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必须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表明了开明开放的态度。一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维护文明多样性。他指出: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我们应该维护文明的多样性,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不搞自我封闭,更不搞唯我独尊。不同文明之间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而应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二是正确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支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满怀自信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去创造新的辉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