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三个特点

heyongzhong2023-12-24167


【作者简介】


陈来,1952年出生于北京,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有《古代宗教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朱子哲学研究》、《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野》、《东亚儒家九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的转变与传统价值观》等。


现代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三个特点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地域辽阔,人口繁荣,祖先为何在这里发展?第二,民族同化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为什么要融合到这里?第三,历史悠久,连绵不断,为什么要延续到这里?历史学家说,从这三个特点来看,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有一股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现代历史文化学者没有给出答案。今天我们可以清楚地回答:这种力量是我们的中华民族及其滋养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中华民族伟大的活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承担中华民族生命发展的重大责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5000年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精神象征。核心概念构成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其基本价值已积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已成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的精神命脉。继承中华文化是维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没有中华民族,就不会有中华文化。同样,没有中华文化,也谈不上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是因为中华民族不是生理上的,而是文化上的,是精神上的;没有中国文化,中国人就不会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也不会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支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不断传承。今天仍然是,未来也将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


从世界文明史来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和独特的历史进程。它的长期演变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了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包含了超越时空和国家的价值,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的共同价值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日,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发展的责任,必须保护其生命营养,弘扬其精神信念。弘扬中国文化是坚持民族文化发展,延续民族精神血液的根本途径。只有坚定地坚持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立场,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中华文明的悠久传承是中国道路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中,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华文化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意义,以土与根、源与流为解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文化发展长河的内在延伸。因此,中国特色不在于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在于中国文化本身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承担关系。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自觉理解这种关系,自觉以中国文化为历史源头。中华文化的源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营养,充分吸收了中华文化的营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直接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全面的社会建设过程,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很多。第一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建设和巩固。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中华文化已成为中国14亿多人民凝聚力的根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有了这些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我们可以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实现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为民族凝聚力奠定基础。中国文化始终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和群体高于个人价值观,倡导人民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目标。因此,中华民族可以团结起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二是社会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建设。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德化人,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文化体系。道德文化体系的传承和发展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主体。中国文化的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源。如果我们不继承弘扬中国文化的美德传统,就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就无法形成当代中国的共同价值观。三是从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中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文世界观使其重视现实世界及其历史的发展,重视从历史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正确的治国理念。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不断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理政的参考。我们今天面临的治国理政的实际情况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复杂,但中国文化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许多基本方面仍然对今天有重要的启示。特别是中国文化提出的许多思想观念,如以人为本、天下为公,都能与现代观念相衔接,而且仍具有引领意义。


总之,自觉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自然使命,也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这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文化的意义多说几句。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市场经济的积极发展,社会价值观严重丧失,道德水平下降,腐败问题突出。重建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任务迫在眉睫。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文化以仁孝诚信、礼义廉耻、忠诚中和为中心,稳步形成了一套价值体系,支配和影响了中国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实施,支持了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主导了人们的行为活动和价值观,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精神的进步。这一体系是中华民族刚健不息的价值基础和根源,即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与这一套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密切相关,这也构成了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基本属性。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活力,都来自于这些价值和实践。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志愿者和仁慈的斗争充分体现了这些价值。这些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与古代社会有着相同的一面和不同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承思想文化时要注重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的建立离不开历史和传统道德文化。在稳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道德价值和文化归属感在其他文化元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千年来,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精神稳定、精神向上和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些传统价值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必须转变,并根据时代的问题和需要进行整理和总结,成为新时代的核心价值。



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生命发展和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而且在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灵魂)五大冲突。、文明与文明的冲突在历史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的发展加剧了这些冲突,冲突变得越来越紧张,已成为世界的一个难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仅仅依靠西方的现代价值观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的,也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其他文明,包括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局势;“忠诚原谅”坚持自己不想要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谐与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团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在中国文化中,许多思想观念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促进中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努力提出反映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概念、主张和计划,使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能够为人类提供所需的精神指导。体现“中国”的方案是什么?显然,它是利用中国文化的概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符合中国具体现实和普遍意义的概念。只有充分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丰富经验,深入探索中国文明的实践智慧,认真体验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文明意识,才能真正提出面对人类问题的“中国计划”。这里的“中国”是基于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积累。没有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就不可能提出这样的“中国计划”。只有继承和发展伟大的中华文明,用中华文明的智慧与世界人民面对时代的挑战,我们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坚持中国文化的立场,继承中国文化基因,展示中国文化的智慧,让中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