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意义范文
2023-12-24156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治;现代价值
在现代法治的进程中,为了实现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目标,存在着不同的构建模式,有主张“休克疗法”的,认为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先死亡后再生”,传统的所有价值理念,在废墟上重新建立;有主张“本土资源”的,强调要充分利用中国现有的及传统的法律文化和法律价值。然而,任何法治的构建都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中华民族本源的法律文化是构建现代法治不能割舍、不可或缺并起决定作用的内源力,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尊重中国传统,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而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确实有不少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容的东西。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中找寻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相容,并就此谈一点看法。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多角透视
法律文化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律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组织、机构的总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统称,是指从上古起至清末止,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德主刑辅”的法律文化,“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学说占据了重要地位。“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法律思想是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人刑’等原则下实行儒法合流的。”法律思想推崇“仁政”,“礼”被视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统治方法,主张“出礼人刑”,在“礼、法、德、刑”的关系上即是“德主刑辅”,强调道德教化为主,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
第二,无讼的价值观,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造就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追求秩序的和谐,而“讼”是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讼才能和谐,所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素来是“无讼的价值观”,以诉讼为耻,“无讼为德”,无讼成为一种最佳的社会秩序状态,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必然使矛盾的调解止于内部或私了,这就大大节约了因形成诉讼而需支付的诉讼费、费、调查取证和差旅等开支,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
第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见利思义”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重义轻利”的主张一直对封建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与“利”发生矛盾之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经济落后,统治者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人阶层萎缩,“追利”的思想受到限制和打击,这种对“利”的态度和儒家的“德主刑辅”的思想相联就形成了“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第四,集体本位的责任意识,整体、系统的法律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西汉贾谊的《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强调以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强调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显著特征。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辩,到汉武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的命题的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论的形成,整体观鲜明地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中国古代史以家庭和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个人是家族的缩影,国家是家族的放大。法律的功能首先在于确立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在确认社会总体利益的前提下来规定个人的权利义务,传统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集体本位主义的特色,就连清末的变法图存,引进西方民主和的过程中。都没有离开过集体本位,换句话说,清末变法图存,引进西方民主和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而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权和自由,也正是在根本出发点上的差异导致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和民主的误读。
当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还有其他特征,如工具主义的法律理念,“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等级思想等,因为它们更多的是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相冲突的一面,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的相容性
法治即是法的统治。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指西方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系统的法治理论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理性、正义、权利,正是西方法治传统的精髓。现代法治理念的思想渊源,一般都追溯到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在西方,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法治已从思想家的思想转变为一种切实的国家形态,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法治理论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
现代法治主要体现为以下三项基本原则:法律至上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人权与自由原则。
乍一看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似乎并不具有兼容的特性,甚至在某些价值取向和法律理念上是彼此迥异且水火不容的。然而,要想判断两事物的相容与否,并不是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我们讨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相容性,是为了找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有用的法治资源,并不是从表面上找其相似性这么简单。事实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的相容不仅是可能的,在构建现代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也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相容首先源于文化本身在历史进程中的贯通性和连续性。历史和传统是无法割裂的,传统注定要对现实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完全摆脱与过去传统的联系。法律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必然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承继性。中国法治建设若离开对传统法律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弘扬,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由、理性、法治与民主不能经打倒传统而获得,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由创造的转化而逐渐获得”。作为一个历史的连联过程,传统法律文化并未因其是历史的东西而丧失其自身的价值,它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以某种新的形式获得延续,进而在现代法治文化系统中发挥新的作用。
同时,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中都面临着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实现科学合理承接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法文化都深深地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中。都是在各自具体的民族环境和地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延续千百年的民族文化在法律这种文化现象上的反映和折射;而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并经过长期发展就会根深蒂固地积淀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或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那种主张所有传统的法律文化,在废墟上建立现代法治的想法不仅是幼稚的,也是行不通的,传统法律文化必然要与所准备构建的现代中国法治具有相容性,否则,即是构建了现代法治也会遭到传统法律文化心理的排拒而无法实现,因此,现代法治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相容性的研究抑或从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其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容的东西并加以改造,找出其现代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统法律文化中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内容:
第一,“德主刑辅”,道德渗透于法律的现代借鉴价值
“德主刑辅”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的法律思想,固然,现代法治主张“法律至上”、“法不容情”,法律不能过多的包含道德因素,但是我们也必须牢记,法治是良法的统治,丧失道德性支持的法律绝对不是良法,离开了道德评判的法律即使实现了统治也不是法治。传统法律文化对礼法的道德评判的关注,对现代立法具有借鉴意义。任何法律的制定及其最终实施,都离不开社会环境中的道德观念,离不开民众的心理的认同。我们看到,当前有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由于充分考虑了民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实施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推进法治的进程中,德礼入法的传统是值得借鉴的,法律应密切关注与各个历史时期相伴随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司法也应越来越多地体现人情与人性。一方面,立法者在创制法律的时候,必须以道德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为指导,充分考虑人们的道德观念,在一定条件下,立法者甚至可以把某些重要的道德规范纳入法律规范,使其直接上升为法律,成为法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立法者应注意对已经制定的法律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和完善,以顺应道德发展的要求。
第二,“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的现代价值
“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要实现我国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借鉴“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的阻力,以礼明法,增强道德的约束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
第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的现代价值
在义利观方面,中国传统道德虽然主张“重义轻利”。但并没有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只不过在两者关系上偏重于义,即强调“见利思义”。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同时具有积极的意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利有义”,“见利恩义”,这是包括市场经济在内的任何社会形态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诚信,是中国古代一向倡导的一个道德原则。“诚者,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也”,“信者,诚实不欺,信而有征也。”孟子曰“思诚者,人之道也。”可见,诚信既是为人之道,也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目前,我国“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帝王条款”的作用,与这种义利观也不谋而合了,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应大力倡扬“诚信”的道德精神以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得以健康发展。
第四,整体、系统的法律价值观的现代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素来都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蕴含其中的“以整体的观点发挥法在治国和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的理念,对于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仍具有借鉴意义。其一,法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法治原则、法治制度、法治组织、法治观念、法治过程共同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由合乎法治要求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共同构成的整体。只有单项发展,没有全面推进,是不能建成现代法治的。其二,在司法实践中,要全面、系统地实现法的多重功能,应注意防止单纯的惩罚主义,既重视依法审判,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劝人悔过自新,导人向善,既要实现法的惩罚功能,又要实现法的教育、指引、预测以及评价功能。其三,就法治的驱动模式而言,中国法治化应当走政府推进型与社会推进型相结合的道路,既需要国家和政府自觉地担负起正确引导法治方向的时代责任,也需要社会民众广泛参与,使依法治国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进而保证法治旺盛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动力来源。
第五,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制定法与民间法并立的“混合模式”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法律渊源上来说,是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制定法与民间法并立的“混合模式”,尤其是清代成文法、判例法几乎是交互使用的,律和例甚至可以在一个案件中同时引用,“混合法”模式中的成文法、判例法共存集大陆法系成文法之严谨与英美法系判例法之灵活之长而避两者之短,而其中的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又可以弥补制定法之不足,在法律之外。通过其他社会规范来调节社会关系。“混合法”模式下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法律的漏洞,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党员;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引言
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承载着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党员教育重要且必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并从中认识到了社会发展得一般规律,明确了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然而,在新的形势条件下,共产党员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而且也应当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积极、主动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当前我国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党员传统文化教育不被重视、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考评以及党员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一般等诸多问题,需要今后加以关注和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一现状论述了新时期加强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当前我国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打造“文化强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教育作用、引领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各级党校、各级党组织单位纷纷开始开展党员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了对党员传统文化的教育。然而从实际的教育现状来看,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党员传统文化教育不被重视
当前许多党员仍然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对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因此往往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去学习传统文化或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据了解,当前虽然许多党校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而且大部分党员都乐于去选修这门课程,但是正如我们进行调研所听到的,“相当一部分党员之所以选择传统文化教育,是为了避免纯粹地听理论宣讲”,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真正被党员所重视,因此当前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2.党员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一般
党员传统文化教育是在近些年才被真正重视起来的,它所开设的时间有限,在课程安排、教师配置等方面还不完善,因此使得当前我国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一般。首先,党员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安排不尽合理。一些党校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这些课程一般被放到党员培训的最后一课,或是穿插在中午或者晚上的某个时间点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课在党员教育体系中只能处于边缘位置,而传统文化教育则沦为“花架子”。其次,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还不够专业。一方面是当前许多党校、党组织单位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却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任课教师,而且在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时没有对传统文化内容结合时展的需要进行筛选,因此使得教育效果一般。
3.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考评
十报告中指出要实现文化强国,切实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和教育作用。在这种倡导下,各级党校、党组织单位纷纷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或培训,积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中营养来提升党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优化党员行为作风,强化党员党性修养。然而,由于当前的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必要的考评环节,通常仅仅把考勤作为考核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依据,这就使得一些党员缺乏学习和挖掘传统文化的内部动机,导致党员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二、加强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党的领导人刘少奇就曾借用《论语》中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句来勉励全体党员主动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总的来说,加强党员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党员行为作风
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仍可活得充实;孔子也曾倡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清正廉洁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精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充满了利益诱惑,人们物欲横流,一些党员干部抵制不住物质的诱惑走上了了的不归之路,因此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优化党员行为作风十分必要。传统文化倡导“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明确了这句古文的真谛,党员会逐渐优化自身的作风,自觉地将人民的利益与自身的责任联系起来,主动向革命先烈、模范代表学习,面对名利时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一心为人民服务,赢得人民的爱戴。另外,我国传统文化倡导“奉献精神”,对于优化党员行为作风有着重要作用。范仲淹提出了名垂千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亚圣”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这些都对人具有深刻地启迪意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党员的奉献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全体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与自身的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做好事,远离,时刻拒腐防变,从而成为一名时代需要、人民爱戴的优秀共产党员。
2.强化党员道德修养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引路人,因此党员道德修养的优劣直接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化,西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涌入我国,时刻侵蚀着党员干部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党员道德修养十分迫切。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许多强化人们道德修养的内容,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勉励人们做一个正直、有道德的人;于谦则提出“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道德追求。党的优秀代表“孔繁森”、“牛玉儒”、“焦裕禄”等无不注重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都把传统文化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道德要求铭记于心,一心一意做人民公仆,于是用“德高”换来了“望重”,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爱戴。由此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强化党员道德修养,从而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带领人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匡正党员价值观念
价值观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至关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有关价值观教育的哲理,对于匡正党员价值观念有着许多积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例如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墨子认为“义,利也”;而孟子则提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启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不发不义之财,不,时刻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指导下为人处事,做到明辨是非、洁身自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于提升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有着诸多积极作用。因此,要重视并加强党员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升党员道德修养、优化党员行为作风、匡正党员价值观念,从而保证共产党员带领人民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大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郑静素.传统文化与干部文化素养的提升[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
[2]赵玉香.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德育价值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2).
[3]熊建文.新建地方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3
一、当代文化与心理失衡
文化与人类个体的生活,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文化是某个群体(如种族)中的个体生活的总和,是这些个体生活情态的总体表现;另一方面,文化作为这种总体表现,又构成了个体生活的内在基础,为个体提供价值体系和意义中心。因此,可以说,人类个体以群体活动的形式建筑了文化这座房屋,而这座房屋就成为个体生存的精神家园。
与传统文化相对照,中国当代文化有三种因素在起结构功能作用:流行、形象(明星)和消费。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文化的相应特色,使个体与文化之间的建筑与栖居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风尚,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当代文化都有流行与过时的问题,而对这 一问题的具体解答,形成了文化历史的发展。但是,在传统文化中,不是流行性而是稳定性起着结构功能作用。与西方古代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有求变精神,如《周易,系辞传》所言:“天地变化,圣人效之。”然而,这种求变精神的目的却又是统一不变的道(规律):“天下之动,贞夫一者”。(同上)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讲团时顺势,另一方面又讲虚静守一,理想的境界是达到变与不变相统一的中庸之道。与此相反,当代文化放弃了变中求一(道)的传统理想,以流动不居的新景象、新风尚为追求目标。当代文化的一味求新,表现了个体自我从传统文化禁忌解放出来,而自由地实现自我个性和欲望这一事实,并且通过求新加速了文化发展。但是.因为“新”变成了目标,在无限制的新旧替换中,当代文化的求新又不仅难以形成文化发展的整体积累,而且也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个人风格。这使当代文化缺少意义深度,更多的具有表演性和游戏性。“流行”因此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定。流行既表现了当代文化在求新的游戏中不断被时间削平(意义消解)的事实,又规定了在普遍化的求新活动中个人风格的实现只是一种模式化的形象表演。
以流行性为规定的当代文化,破坏了传统文化和个体之间的建筑与栖居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代文化生活中,人们普遍感到一种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包括精神价值和形象表现两个层次。当代文化使这两个层次分裂,并且抑制精神价值而扩张形象表现。无意义的形象表现就沦为单纯的形象游戏。所谓“无所归依”,就文化活动而言,即指在这种形象游戏中得不到自我实现的肯定意义,只能徒然追逐流行形象的过眼烟云。这造成了精神漂泊与形象游戏的恶循环:越是无所归依,越是追逐形象;而越是追逐形象,越是无所归依。因此,与传统文化相比,当代文化不仅在个体解放的意义上是感性的(否定了传统的理性束缚),而且在自我失落的意义上必然是更加感性的(因为缺少意义的支持)。这是当代文化难以消除的“形象悖论”。明星是形象悖论运动的产物。一方面,明星作为文化工业制作的当代形象,肯定了形象游戏的无意义性(它只是形象);另一方面,明星又作为当代文化生活的新偶像赋与形象游戏某种超越意义和可能价值(它被制作为某种风格或个性的象征)。在明星崇拜中,个体得到某种个性的肯定或可能性提示——你也是,或也可以这样!在形象潮流运动中,明星成为个体精神的暂时居所。但只是暂时的居所。由于它作为文化形象的平面性,明星不仅没有突破当代文化的流行体制,而且正是这一体制的一个生成基因和调节机制。明星以它们的生灭明晦引导当代文化的流行性运动。
在形象游戏和明星崇拜中,展现了人们对形象的强烈贪欲。这种贪欲不仅表现于人们对形象的沉迷,而且表现于人们对形象的加速度消费。出于对形象的贪欲,入与形象的关系完全被流行性所决定。实际上,传统审美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人与形象的内在的(即有生命的)和超越的(即关于精神的)关系被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与形象之间的物的关系——纯粹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关系。形象变成了日常消费品,文化或审美变成了消费。这是当代文化发展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事实。在这一变化中,提出一系列值得思考的根本问题。比如,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问题、形象与意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自由与享乐的关系问题……在向消费转化的过程中,当代文化和当代生活正在审美化。但这是否就是席勒所展望的“审美文化”的到来?在消费化过程中,以大众文化模式为主体的文化活动是否是文化民主的真正实现,还是被一种似是而非的经济民主所替代(操作)?但是,对当代文化的观察和感受确切地表明,在消费化过程中,形象对人们的感观的刺激与满足不但没有提供相应的精神慰藉,相反更加强了人们的精神饥渴。这种精神饥渴表现为不可遏制的形象欲望。同时,人们自由的享乐形象是以放弃精神对形象的自由为代价的—一他被束缚于对形象的无限欲求之中。传统文化主张“立象尽意”,但又追求“得意忘象”。然而,在当代文化的 形象消费活动中,人对形象的双重自由都被取消了。
由于当代文化以流行、形象和消费为结构要素的功能性转换,作为当代个体生活的总体情态,当代文化表现了个体心理的结构性失衡。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失衡的正反价值,越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在此本文要提出的问题是,当代文化能否再次为人们提供一个可栖居的精神家园?而现在,这个家园却是日益不可栖居了
二、在天地之间立其心的中国美学
对当代文化困境的考察提出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必要;而当代文化在其结构功能性转换中所表现的审美化趋向把视点集中于传统美学。然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文化作为现实的人伦文化(非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文化),正是通过美学,或以美学的形式,完成了它的最高境界的创造。在天地之间立其心,是中国美学所表现的文化精神的核心意义,这也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重要启迪所在。
构成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兼三材而两之。” 《易传·系辞下》三材,即天地人;两之,即天地人皆禀阴阳之气而生,又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运行。西方传统的宇宙观,一是天人相分,以超人的天(自然理念)为真,以现实人生为幻;二是动静相分,以静止不变的形式(亦即理念)为真,以变化生灭的事物为幻。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既不承认天人相分,也不承认动静相分。天地人皆禀阴阳之气而生,天人不仅不相分,而且是天人感应的。董仲舒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也因为同以阴阳为本体,阴阳之道,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所以,天人都不是以静为真、以动为幻,而是以动为静,“唯变所适”(《易传·系辞下》)。在中国特殊的宇宙观中,是一个人伦化的宇宙世界,也是一个宇宙化的人伦世界。这一方面使中国式的心灵不向现实人生之外更求一个越然冷漠的宇宙,不把对真理和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天外境界;另一方面也否定了在物我对峙中,以征伐掠夺自然为事功的主体人格。中国的宇宙精神是“取其中”,所谓取其中,即谓人生天地间,天地亦不离人生。这就是“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易传·系辞下》)。
在天地人同构共感的宇宙观基础上,培养起了独特的中国心胸——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以人生的眼光看宇宙,又以宇宙的眼光看人生。以人生的眼光看宇宙,宇宙就是人生的世界,而且是一个与人生不可相分的不断生成的世界。这可以说,宇宙的行为就是人生的行为(“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下》);又可以说,宇宙是为人生的(“人之生也……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郭象《庄子注疏》);以宇宙的眼光看人生,人生的行为就是宇宙的行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也就是为宇宙的(“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易传?系辞上》)。所以,一方面是一个人伦化、情感化的天地(天地可感,鬼神可泣),另一方面是一个最现实最真切,同时又是最超越最空灵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伦理意识的形而上情怀。所谓天地之心,就是以一种“浑与万物同体”(程颢)的宇宙意识泛爱众生万物,“以合天心”(张载)。
在天地之间立其心,这就形成了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因为天地的人伦化、情感化,天地直接向个体人生呈现一片可观、可游、可居、可感、可思的境界——一个身心俱适的居所;因为人生与天地一体,人生也就展现出混同天地的无限生机和玄远意蕴。中国美学精神永远是指向人生的,即使是在一片荒寒无着的意象中仍然运行着深烈的人生情怀。但是,这种指向人生的审美精神又是归于宇宙的,即归于冯友兰所说的最高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新原人》)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艺术意境中,总是既感受到缠绵茵蕴的人情意味,又感受到挥之不去的宇宙荒寒。因此,中国美学精神的真正对象,不是具体的有限景象(实景),而是“那无穷的空间和充塞这空间的生命(道)”(《宗白华全集》)。就是天地之心所感受领悟的天地境界。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这确定了中国美学处理有限与无限、有我与无我、形象与意义关系的特殊路线(如“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这里要指出中国美学精神的特殊旨趣:包涵着人间意味的超越意识。在此意义上,中国美学精神是归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进一步讲,作为一种精神表现,中国哲学在其天地境界中展现为中国美学的意境;作为一种精神的生成(如冯友兰所讲的哲学在于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中国美学又归于中国哲学的天地精神——这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玄远之致。就此而言,李泽厚把“天地境界”直接等同于“人生的审美境界”(《华夏美学》,93页)则失于含混。冯友兰坚持两者的区别,是自有其深意的。
三、在现实生存中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
在天地之间立其心,就是要“立其大”,为自我的存在提供一“安身立命的境界”(冯友兰)。中国哲学以体用不二、知行合一为要义。“君子志于道”(《论语·述而》),“道”,不仅是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把握,而且同时必须是身心以赴的实践于道。换言之,道不仅意味着形而上的知,并且意味着形而上的生——以自我生命的实践创化出一幅博大充实的人生境界。而且,生是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辞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哲学是为生命的哲学。以这种为生命的哲学作基础,中国美学精神在成就一片天地的审美境界的同时刹那间,就超越了这片审美境界而指向具体现实的生命(人生)境界。中国美学精神的最高理想是超审美的,是以天地之心为内含的生命意识及其实践。乐生,则是这种生命意识的核心。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在天地之间立其心的美学精神,就是要以此为基石,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
乐生首先是重生,是孔子式的以生为要义:“不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但重生不是贪生,而是以天地之心在现实人生中创化出“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中庸》)的生命境界,以获得自我有限生命的无限生发和拓展。因此,乐生既是尽心知性而知天命,以天地之生为大德,以合天地之生为至诚(孟子);又是与天地井生、与万物为一,从而物我两忘、与道冥一的达观(庄子)。乐生即是爱生,也是养生。爱生,即以万物一体之情泛爱众生而亲仁(程颢);养生,即是以自然为本,各用其性,而天机玄发(郭象)。乐生是对生命的形而上意义的领悟(知),也是这种生命意义的个体实践——生(行)。知深化了生,进而生又超越了知。因此,具体实现的生,当下成就的却也是个体身心与天地万物精神贯通的灵明境界。
以生为德,自然重情。但乐生之情,不是拘于小我,也不是受役于物,而是浑然与物同体,以天地之用为我用,因此,得与天地同其广大。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极言我本与万物一体也;反身而诚,即若尽心知性,重识万物一体之仁,以心合天,则可臻于宇宙人生无限之大全。因此,乐生之情,归于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充塞十天地之间,上下与物同流。这是以天地为情的宇宙心胸。以天地之心迎接万物,以浩然之气行于天地,“圣人有情而无累”(王弼),因此得有人生之大乐。这里所谓人生之大乐,实指生生之乐,即以天地之生为乐。言其为大,一是此乐根于宇宙生生之常,:二是此乐总在人生万物之间。孔颜之乐,曾点言志,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同流,各得其所居之妙。”(朱熹《论语集注》)超然事物之外,而又不离于事物之中。乐,是以生为根本的,但又是生的开发和宏大。乐起于生,生达于乐,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天地从容.万物得意。这是人生天地的审美境界,但同时又是对这境界的生命超越——它将天地人一体的意象世界不断地实践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创化。
天地为心,审美而又超审美,中国美学以其现实而又超越的关怀,为个体生存提供了一安身立命的境界——乐生。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所在。现在,随着当代社会的变革,这种精神已经丧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近代开拓的向现实无限进取的精神。在新的精神面前,传统中国文化精神表现了它的软弱。然而,无限的进取包涵了牺牲人与世界的统一、并终于牺牲心灵的自由的代价——一它把世界看作一个纯粹的物的世界,也就是一个等待开发攫取的世界。在这个物的世界,没有神灵也没有精神的位置。人把自己(心灵)从这个世界驱逐了,并且返回来成为这个物的世界的奴隶。当代文化的商品化、技术化和审美化转换,和在转换中所展现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身处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中。因此,所谓“寻根”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只是旧梦重温。但是,在心理失衡,无所归依的时代,重建人的精神家园,是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这就是宗白华所说的,“然而我们能否再从这唯物的宇宙观里寻回自己和自己的心灵,使我们不致堕入理智的虚无或物质的奴隶,而在丰满的充实的人格生活里,即爱的生活里,收获着人生的意义。”(《宗白华全集》)当代文化所进行的不是人生意义的收获,而是相反,通过流行、形象、消费的结构功能转换,在所谓“尽可能活得更多”的欲望追求中,消解着人生意义。要重建人的精神家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重塑乐生的文化心理。这就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意义所在。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便是“精神危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涌现。当代中国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很多是以名言摘要,散文短篇的形式开展,学生们往往只能“见其一斑”,而不能了解其系y的思想达到对传统文化的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它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必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身各方面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这被称之为“会通”之学。
同时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个人生存的智慧与能力。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许多丰富的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对我们有启迪作用。比如中国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为什么后来迅速衰落了呢?当时的中国面临三个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人口在半个世纪内翻了一番,从1.5亿猛增到3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是历朝历代没有过的;再一个就是中国政治体制的痼疾,即皇权专制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由于这三个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所以其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这个经验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存的国际环境是强国、大国林立,竞争异常激烈,国内环境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我们既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若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靠谁呢?靠的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过于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教人明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除以上内容外,可供借鉴的还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正确地介绍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因此,中国古代贤哲即使对自然界的新颖见解,结果总是要导向对人心的启迪,落脚以告诉人们某种社会与人生的哲理。而儒家的伦理哲学中则更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不仅个人要服从道德,国家也要服从道德。所以,儒家处事的根本原则就是道德考虑高于并优先于功利考虑。
三、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尚书》中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中强调的“举公义”,贾谊《治安策》中提出的“公而忘私”,以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等中华民族的爱国故事,都强调着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这种爱国主义可以说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阔然为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理想,并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精忠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各民族人民都起来反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不惜以身殉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多次外族入侵面前之所以没有亡国,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诗人屈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陆游、前仆后继抵御外族入侵的杨家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还有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关天培,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以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的郑成功,抗击倭寇的戚继光等,都是中华民族爱国的杰出代表。
学习传统文化,通过这些杰出的爱国人物的熏陶,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能帮助其修养“为天下立功,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品格。当今,由于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缺乏明确的目标,理想人格失衡,一切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至上追求,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体会。如能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公而忘私的价值取向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相当数量的国人无不为生活而奔波,无不为利益而拼搏。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的情况,容易引发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等思想。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深入分析、找出大学生思想症结,从而加以启发教育。要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等等。
总之,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远,积淀和蕴涵着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爱莲.国学经典教育在本科教育的重要性.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
[2]江睿.国学经典对当今教育的作用.江西教育,2006年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5
关于水陆画中民俗文化的解读
水陆画作为民间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蕴含着很多民俗文化信息,解读其中的意义和内涵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也是文化学研究赖以借鉴的珍贵的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范本。水陆画的图像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为佛教文化艺术,二为道教文化艺术,三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民间艺术以及社会生活。从各地现有保存的历代水陆画题材看,第三部分的图像是水陆法会的真正主题,即超度亡灵、拯救苦难,主要图像有孤魂冤鬼图、十八层地狱图等,这类图像表现了地狱生活的恐怖,并通过民间画工的画笔展现了现实生活中诸多疾苦与不幸。
民间水陆画往往反映的不是单一民族、单一文化,而是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写照,即跨文化交流的结合点。水陆画从物质形态角度上讲就是保留了这种异质文化交流的鲜活案例。《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是山西右玉文博馆收藏的明代水陆画作品(图1),其作用为水陆道场悬挂之绘画,描绘的多是道场上超度的亡人形象。由于图中人物皆为世相,所以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其衣冠服饰风格仍遵循宋元时代道释人物画之特色,其人物面相特征则是当时绘画工匠取自现实生活所得,表情相当生动传神。整幅画面分为两层,下层七人中六人戴青巾垂脚蹼头,身穿圆领学士衣,有的身背瑶琴,有的肩挎宝剑,一位戴青色软巾的老者,蓄着胡须,面色凝重,若有所思,他们分别表现的是文人学士中的琴棋妙手和撰文作家之流上层五个人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穿黄色长袍的长者,一位手持纨扇,一位手提相框,框内画一老人头像,分明是书画两艺人。全图人物衣着整洁,线条勾摹自然流畅,不仅是珍贵的明代世俗人物题材绘画,也是明代民俗文化的物质形态范本。水陆画《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虽然属于广义文化定义中的非意识形态物质遗存,但是,在其艺术形象背后蕴含着大量反映传统精神文化内涵的知识信息,对于这些符号化的知识信息密码需要加以仔细甄别研究。
明代水陆画《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所体现的历史精神文化内涵正是元代“文人画”的影响在元明两代逐渐增强的反应。水陆画尽管主要是由民间画工所画,但从时代特征的角度来说,元代由于蒙古族的统治,使汉族地主阶层之中开始盛行文人隐逸思想,“文人画”的出世逃避思想日渐流行,也会逐渐渗透影响到元明时期的民间水陆画工。因此只有“琴棋书画”妙手和文人学士的地位在市井文化中的影响日渐加深,才会使他们的形象出现在水陆画中。所以,作为物质文化遗存的水陆画常常隐含着非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内涵,它们有时通过服饰等物化的符号显现,更多的则以观念形态的方式隐藏在绘画形象的背后,需要进一步的发掘整理才能被认识到。
关于水陆画中宗教观的解读
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宗教观念),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宗教观念必然导致信仰者对这种力量的宗教体验,外在化为信仰和崇拜的宗教行为,最后规范化为宗教仪式和各种信仰体制。水陆画为唐朝以后“三教合一”大背景下形成的宗教人物画,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潮,及世俗化、民族化了的佛教文化,可以明显看到佛教从初入中国时单纯弘扬佛法,转化至唐以后融合了中国本土道教、儒教以及社会生活等图景的世俗化了的宗教文化。从水陆画的图像系统可以明确看到中华文化包容吸收的能量,图像的融合反映了宗教思想的融合,这点在元代永乐宫壁画中体现得比较突出。
元代的寺观壁画的发达程度远过于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主要是佛教的密宗绘画艺术和道教的壁画艺术。由于统治者的个人兴趣和政治上的因素,元代提倡喇嘛教,寺院的密宗壁画也因此兴盛起来。元代的道教壁画风格承袭吴道子、武宗元一路的风格,并有所发展和推广。除了民间画工的描绘,文人士大夫也偶有创作,一些大画家也都在寺院中画过壁画。元代以后,佛教和道教在壁画及水陆画的表现上已经不再有明确区分,这点在永乐宫壁画中体现得较明确。象永乐宫壁画这样儒道释三教合流的壁画艺术高峰,既保存了前代的优秀传统,又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形成了时代风格特征,不仅丰富了中国壁画创作和经验积累,也影响了后世宗教壁画,从明清寺观壁画和水陆道场壁画中都可以看到永乐宫壁画的影子。
《元君玉像》为明代传世至今的保存较为完好的水陆画作品(图2),图中描绘的元君为道教中的女神仙,或称为天后、娘娘等。她头戴金翠玉步摇凤冠,耳穿金环,穿绣花描金且雅洁的天衣,披帛绕身,双手捧一翠琬圭,端坐于描有泥金花纹的神椅上,神情静穆。从《元君玉像》的表现风格、线描特点及描金手法上依然能看出其受元代壁画人物风格影响的痕迹,也能感受到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交融兼并之间的关联,如儒道释合流。对水陆画中宗教绘画形象的比较研究,不但可以作为美术史风格图像学的补充资料,还可以揭示宗教现象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诸如宗教的起源、文化构成、社会结构(如宗教组织、团体和机构),宗教的理论构成(如宗教中的神话、教义、学说),以及宗教心理的实践模式(如宗教礼拜、祈祷、献祭等仪式)。以便从宗教形象中解读出精神性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如神灵观念、虔敬心理、信仰行为、神圣结社等,从而为人类认知心理学构筑一种新的学科规范,并最终建立起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社会科学学科。
关于水陆画关羽像所反映的忠义观的解读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关羽崇拜是封建忠君思想与民间文化交融的典范,是封建政治制度下的特殊产物。它是来自封建君主阶层的现实需求与民间忠义思想传统相融会,并通过对关羽崇拜的形式来加以诠释、消化、吸收的结果。对于关羽的崇拜说明封建制度中忠义礼教思想的重要性,这种思想既符合封建统治者稳定政权的目的,也为民间大众所广为接受,如此广泛的一致性,加上元末以后《三国演义》的流行,使关公的形象地位在此后、特别是明清时期不断提高,乃至成为水陆法会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但是, 在宋代之前,关羽在官方文献中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始于唐代建中三年(782),首次成为武成王庙的把位配享者之一。到了宋代,经过了近百年战乱、重新建立的统一的王朝,最高统治者在价值观、统治方法与统治风格上都与隋、唐有了很大的不同。这是一个重实利的世俗时期,对于意识形态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结果是将汉代的班超、唐代的秦叔宝等二十三员战功显赫的武将晋升到两廊接受配享,关羽、张飞等二十二人被黜(见《续资治通鉴》卷3)。
到了北宋中叶,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关羽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地位、而且还有所提高。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佛道两教的推动起了重要作用),其中通俗文艺的兴起对社会潮流和意识的影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特别是在佛教、道教将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关羽,并予以就封。南宋和元代关羽崇拜在官方典籍中地位有所提高。但关羽忠义形象的最终确立,是明清时期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关羽在官方和民间信仰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并获得封号。可见,关羽在民间的正面形象始于封建社会中叶以后,受小说和评话的影响较大,在官方记载上,关羽逐渐获得较高地位也是宋元以后的事情,而其获封为帝,则到了明代末期,就封武圣,更在清代以后。因为伴随着王朝的衰落,封建统治者对于危机的认识越发深刻,提高关羽的地位便是宣传忠君思想、提倡封建忠义观的表现,以此达到挽救危难的目的。(图3)
可见,宋元以后,关羽逐渐成为全民(主要是汉族和后来的满族、蒙族)崇拜的对象,满清统治者更是热衷提倡,视为本民族的保护神。《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满州人家所供神板(在正室西墙高悬)。相传所供之神为关帝、马神、观音大士三神。”甚至皇宫之中都有“关老爷”的位置,受到最高的礼遇。不过,受到封建社会广泛认同的关羽崇拜始终没有摆脱民间的性质。这反映在水陆绘画题材中对关羽像的不断描绘中。“崇拜关羽”是民间英雄崇拜的一部分。它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只是,这种受评话等民间艺术影响下形成的“关羽崇拜”及忠义思想后来逐渐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了。
但是,不管如何,水陆画关羽像、关羽壁画、雕像及民间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中对关羽的描述说明关羽崇拜供奉在明清以后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并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一是来自官方的影响,即通过不断提高关羽的封号和地位,宣扬封建忠君思想;二是来自民间的影响,即通过水陆画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阐释关羽的忠义品格。两者交相呼应,最终形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重大影响的集中表现是从内容和形式上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内涵、新的意境,其余绪直至今天。
民间水陆画是古代遗存至今的图像形式的物质文化遗产,换一个角度讲,则是记录大量历代历史文化思想的视觉文献资料宝库,其中蕴涵着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各层次的文化学研究价值,如何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它们、正确解读它们、提升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当前学术界的一项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
[2]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6
一、中国传统文化美学对油画发展的影响
1.“意象”之于油画创作
中国美学思想探讨最早起源于唐代思想家柳宗元 :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需要有人来赏识它,使它从实在的物体变为意象。外在风景的美不在于它自身,而在于人对它的认识。意象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可以说陶渊明的菊只是反映他内心的工具而已,林逋的梅也只是作者借以表达内心情怀的手段,所以中国传统美学所体现的和实物有很大的差距。油画创作者毕加索的画其实和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毕加索的创作多以印象派为主,他的画称不上写实,画家想要表达的大概是他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在中国美学看来,意象世界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人和自然界是分不开的,虽然画作是作者的客观意象,但它实际上也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正如宗白华所说“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意象虽然产生于人,它超越实体,但它也是自然的真实体现,最终回复自然。中国这种高于写实又源于自然的意象表现手法,对油画创作者的思想必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不少外国画家相当钟爱中国的水墨画,并将其中的思想用于油画创作。传统的油画重视模仿自然的艺术理念,创作者借用颜色的变换将物体的凸起凹陷、阴影与光亮、坚实与柔软准确描述出来。我们虽然不能否认这种创作形式,但是从西方油画后期的发展可以看到,他们在创作中都逐渐采用中国“意象”理念,以虚写实,事物的外形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2. 油画在中国文化下的发展
中国的艺术创作多用柔美的线条来诠释事物,画家依靠线条来传递情感。19 世纪末,西方画家在看到中国的艺术作品后对其中飞舞的线条相当赞赏,便模仿起来,后来就形成了西方油画中的“后期印象派”,而在这之前西方的油画没有明显的线条。后印象主义的代表是塞尚、凡•高、高更。他们最初都是印象主义的追随者,但是随着绘画的深入,他们都认识到绘画创作不能单单只是模仿客观的事物,而要加入画家自身的感受。塞尚一生的创作都是为了追求心中所想,希望以自己的理解达到简单化的几何效果。高更则更提倡脱离实物,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来进行创作。他提倡象征性的美学观念。凡•高提倡新画风,他的作品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版画为一体。这三位画家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他们追求突破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创作给予他们无限的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也影响了西方现代大师的绘画风格,马蒂斯、毕加索、米罗等大师都是用线的高手。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现代油画都采用中国式的手法。马蒂斯的线条不追求形体上的准确,而是热衷于情感上的寄托。他主要采用阿拉伯风情的曲线,油画中不再有传统油画强烈的三维感,摈弃了油画中的浓墨重彩,以简单的笔画勾勒出质朴的原始美。
二、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在油画中的运用
1. 气韵在油画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南齐画家谢赫提出的评画“六法”被后代画家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我国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六法”中的首要原则就是气韵生动,其它的五法都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备条件。在表现事物的时候,画家应当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注重对“神”的表达。“画之逸品气韵生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不少画家所追求的。气韵是一种格调、一种精神。气韵已经成为当代许多油画大师的普遍追求,他们多方汲取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思想。吴冠中是名传中西的优秀艺术创作者,他在油画、水墨画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他创作的油画大都运用了中国美学中的气韵,如《江南春》、《苦瓜》两幅油画作品,画家通过意象的表现手法取代客观的写实,画作不拘泥形似,色彩更为单纯,意境的表达更为深远,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他在油画大片泼墨的绘画基础上加入了细致的线条勾勒,充分展示了中国线条的艺术魅力。他的画作虽然是油画的主体,但是承载的却是中国的写意趣味。
2. 笔墨在油画中的运用
中国艺术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大多都是以单色为基础,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虽然是单色的表现形式,但中国的绘画中也有色阶之分,所以水墨画有“五色”之说,即焦、重、浓、淡、清。这五个色调不仅能定质感、分阴影,还能代替丰富多彩的色彩。在中国美学中,笔和墨是相互关联的,但凡提及艺术创作都会涉及到这一问题。中国美学的毛笔不仅能够表现事物的外在轮廓,还能起到塑造体积、表现质感的作用。毛笔的正、侧锋的互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和中国画不同,油画采用各种艳丽的色彩,用笔也大致只是一种手法。中国笔墨在油画中的运用,为油画的创作提升了一个新高度。朱乃正的《雷林雾峰》这一作品就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体现了中国美学用笔的技巧,大笔饱墨、细笔轻描,将中国的大好山河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作采用单一的绿色,画家用传统中国画中的焦、重、浓、淡、清形式将山谷的幽静、空洞、神秘表现得相当传神。
3. 中国美学的构图章法在油画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中国画中,当画家的视觉超越时空时,背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观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构建出一幅完整的图像。中国画的构图表现为独特的透视原理,讲究高远、深远、平远,要求画家在构图时能够脱离实际,以大观小,抓住精髓,忽略背景。中国美学强调以虚写实,用简洁的构图和笔画描绘出事物的精神内涵,同时又讲究虚实相生,为观赏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中国画的留白也是它的一大特色。图中的空白可以是天空、原野、雾等大范围的环境,也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感觉、印象而已。例如齐白石的虾,我们通过图中唯一的一只传神的虾就可以想象到它所处的环境及周围的事物,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文化所倡导的,没有复杂的笔墨,没有繁复的背景,给观赏者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油画则不同,它大多浓墨重彩,整个布局相当繁复,画面一览无余,给观赏者的想象空间就不那么广泛。中国画的构图方式在油画作品中的应用定会拓展油画的发展空间,为油画的创作营造更多意境,为观赏者留有遐想空间。
4. 中国元素在油画中的应用
油画中的抽象手法与中国画很接近,在抒情和写意上同中国的文人画很是相似。在画作的构想上,油画也多采用中国的“禅”这一思想。西方油画中的虚实相生实则借用了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美学中的山、水、人、物等和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别,创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他们自己的理解。油画作品中的很多思想都和这不谋而合。中国绘画中的意象、意境、泼墨等独特元素足以代表中国的传统美学文化,而西方油画材料的特殊肌理则能够使这些艺术元素发挥独特的魅力。从工具材料上看,中国元素的应用也拓宽了油画的发展空间。中国画的水墨、宣纸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渲染的应用。中国山水画的主要载体宣纸根本承受不了浓墨重彩,不能进行反复的修改,但是油画所使用的画布或木板则不同,在油画布上的渲染可以有更多的肌理和层次的表达,更胜于中国山水画所要表达的意境。现在油画创作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在风景画中,画家大多采用中国美学的手法来体现其中的肌理,有的甚至直接把中国画粘贴在画布上再进行油画的加工创作,将中国的宣纸与油画布相结合,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总结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7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和为贵”的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为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迁,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构建和发展适合中国本土的企业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正统,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仁者爱人”、“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儒家文化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道家和佛教文化等。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和磨合,儒、道、释“三教归一”,互相补充,彼此渗透,构建了中华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民为邦本,民本德政。在德治、法治、礼治中,德治始终处于核心的主导地位。二是和谐统一,礼义教化。三是中庸适度,贵和持中。四是义先于利,以德制欲。五是自强不息,求是务实。六是共济均平,取财有道。
中国和谐企业文化构建的意义
(一)和谐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精神风貌和发展远景,以及这些观念形态在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与企业形象上的体现的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努力建设和谐企业,走和谐发展之路,构建“和”文化。“和”文化包括企业成员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富于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等。
(二)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精神积淀,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凝聚力和导向性。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高素质的员工。只有创建企业和谐文化,才能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其次,顾客和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就要构建与顾客、市场的和谐关系。最后,企业对外要实现与其他组织、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企业“和”文化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和谐关系。一是在企业内部,要构建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包含个体身心和谐、个体之间的和谐、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和谐;二是在企业外部,要构建企业与顾客、其他组织,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相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其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小我”、“大我”的和谐统一,追求社会“大同”、“天人合一”。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道统、宋元理学、明清贤达,历经近代民主与科学思潮,发展到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提出,中国文化传承的思辨传统,以及深邃的文化理念和人本哲理,对于企业倡导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价值启示。企业文化的和谐构建必须以人为本,把企业一切活动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并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天生万物,以人为本
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治国当以富民为本,强调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讲求具有人情味的管理。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全面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能否实行的关键。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现代市场价值融入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之中,内化于心,并外化为社会主义价值实践。对此,道家“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值得企业反思。
(二)和谐共赢,天人合一
“和”者,和衷共济也;“谐”者,相合调顺也。经商之道,和气生财,关键是“和为贵”。“以和为贵”,合作双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即合作“双赢”。“双赢”模式就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企业应成为全体员工目标相同、利益一致、荣辱共享、共同发展的和谐命运共同体,并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儒家特别提倡人与自然、天道等和谐相处的大“和”思想。《庄子•达生》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天、地、人,三才统一,一脉相承,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组织、社会、自然的和谐,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即不断增进自身的主体意识的修养和能力,努力去达成自己所预期的人生目标和事业理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像大地那样,用宽厚的德行、博大的胸襟把万物负载与包容起来。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企业家文化。而企业家往往是企业成员的楷模,他们的思想道德、经营理念构成企业发展的灵魂。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家应把个人、家、国、天下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建立个人的社会价值。企业家应培养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
(四)重才尚贤,严于律己
儒家主张“师道尊严”,尊师重教,重人才、尚贤能。“国之盛衰系于人才,功于才成,业由才广”就充分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而用人之道强调“许士之风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如器,各取其长”等。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修己安人”,要求管理者按照道德规范自觉“修己”,并通过言传身教,达到管理“安人”的目的。儒家主张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强调的是,要管理好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作为企业领导人,尤其应“正人必先正己”,应当在才学、能力、品德、责任等各个方面率先垂范。
(五)以义统利,诚信为本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孟子说,“先义后利”。儒家倡导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企业应把追求利润与服务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为本”,“诚”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典范。宋儒周敦颐在《通书》中写道:“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信义不欺,一诺千金”。“诚”可以赢来商业信誉,引来更多的顾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诚信为本”的企业理念也可以被视为中国传统企业道德的核心规范。
(六)外圆内方,中庸之道
“外圆内方”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粹,是社会良知的人格体现。“圆”,代表着曲线和美感。“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事顺人畅。企业成员相互尊重,和若春风,彼此信任,企业内聚力就会不断增强。“方”,是人格的独立,情操的慎守,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追求和实现。儒家伦理也强调中庸之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方圆之间,天地之大”,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劳资合作,和谐共融。
(七)刚柔并济,以德服人
中华文化提倡“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为人豁达,处世随和,怀柔天下。柔是自然之道,养身之道,治世之道。中国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严密的法规制度,孟子也曾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然,儒家更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主张培育人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德服人,注重人本教化。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现代企业管理既重制度约束和经济、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更应重思想引导、文化激励。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显然,制度、法律、规范、德性应当是相辅相成、并重互补的关系。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刚柔并济”是大智慧,也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只有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并整合西方先进文化元素,结合企业自身条件,才能创造出全面、和谐、科学、发展的企业文化,从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现代企业能否持续生存与发展,决定因素在于能否构建有强大凝聚力的和谐、共进、融洽的内外部关系,建立能够不断自我完善、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易于与环境相融合、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义堂.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长春大学学报,2006(1)
2.孙玉霞,张雅丽.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贵州社会科学,2005(6)
3.王玉莲.我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8(9)
4.鞠北平.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构建的历史资源挖掘与导入[J].商业时代,2008(23)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65-0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要实现文化现代化的转变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曾经的中国不仅有四大发明,不仅有繁盛的唐朝,鼎盛的清朝,更有传统文化支撑起来的具有神秘色彩的中国东方。几经转折,文化属性中的民族性、多样性让中国文化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和2008奥运会的契机,进一步迈进国家化大国形象,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匹配大国形象的重要体现。既然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这么多合理性和先进性的东西,我们在文化建设中需要“质”因素的发挥。
从国内看,国学被崇尚,百家讲坛的火热现象正是反应国人道德文化的缺失,是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对新文化体系的渴求。从国外看,随着中国国力的全面提升,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各国民众认识中国及其文化的兴趣也日渐浓厚,由此汉语学习热也蓬勃而起。国家决策者敏锐地捕捉和把握战略时机,全面启动了以创办海外“孔子学院”为主要形式的汉语推广战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现代和平发展理念等文化在海外找到了载体,以传播的形式解读大国形象,正如北京是首都的符号,中南海是中央政府的符号,沙滩红楼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符号一样,孔子学院己经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符号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这些外在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的优秀部分得到呈现提供了有力有利的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完善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过客观规律的过程。文化建设中,就是要把落后腐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负向影响将到最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扬,进而实现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强大,不仅要靠强大的经济支撑,更少不了完善的文化体系。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研究正是基于从文化层面来衡量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有了日渐完善的文化体系做保障,更有利于为世界文化所认同,饱含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才更好的与世界接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惟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把握社会主义价值需要、价值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正确方向,也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突出重点、抓住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着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其引领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化引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需要以价值观的形式来对各种事物的价值进行认识和分析,从而引导和控制人们把有限度的价值资源投入到合理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减少价值资源的浪费,使价值资源实现最大的增长率。”因此,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追求,积极倡导、培育和巩固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此来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二)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坚持兼收并蓄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我们在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过程中,应该立足于现实也有必要积极学习、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文化理念,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借鉴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是中国文化的属性决定的。所谓兼容并蓄是指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域外文化的理解。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正是展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多元与兼容的胸怀。
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兼收并蓄的原则。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文化交流和建设中借鉴、融合、创新、发展。以“中国元素”为底蕴,让我国文化产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发挥文化软力量,为经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贡献了独特力量。
(三)发展教育事业,着力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
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传统文化 教育 意义 实践
一.理工科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理工科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1]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既要关注知识教育,也要关注心理人格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优化理工科大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塑造理工科大学生健全的人格。长期以来,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知识的给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了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神内核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不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首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化底蕴;其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知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塑造理工科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理工科大学生的担当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主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通过“三纲八目”来实现这一目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人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科技创新精神不足成为了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理工科大学生们需要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扛起科技创新的大旗。
理工科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融入到国民教育中去,融入到大学生教育中去。首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爱国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所体现的爱国精神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理工科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不仅体现在在学校里刻苦读书之上,更体现在爱国精神信念的终身坚守。另一方面,爱祖国和爱祖国的文化是二位一体的。学习、传承祖国的悠久文化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其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和谐创新精神。仔细梳理传统文化脉络便可得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一种符合天地万物、自然规律的和谐创新。和谐创新体现了创新是一种定律。如典籍《易传》中就有“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谐创新要求创新的主体具备较高的道德。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和谐创新的形式在和谐的背景下实现多样化。如典籍《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强化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创新主体的科技道德意识。可以强化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创新主体的团结协作、独立自强的创新意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理工科大学生伦理道德修养。第三,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意思是羞耻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2]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宋代哲学家周敦颐说:“圣,诚而已。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理工科大学生坚守诚信道德不仅体现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学业道德中。
理工科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的必然选择。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理论根源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将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目前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的趋势仍旧未能“脱魅”。当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的不平衡急需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欧洲伟大的思想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所指出的:“印刷术使文学改观,火药使战争改观,磁铁使航海术改观。可以说,没有一个王朝,没有一支宗教派别,没有任何伟人曾产生过比这些发明更大的力量和影响。”[3]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饱含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道法自然”等思想更是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理工科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使理工科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发展历程,意识到我们曾经是超前于西方的。树立这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的迸发和超越意识的形成。
二.理工科大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与提升。笔者通过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甄别、教育方式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估四个方面来探讨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设定应以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完善学生文化知识结构、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为目标。理工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陌生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几次较大的割裂造成当今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强。特别是全球化以来,西方文化的输入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疏离。需要以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拓展文化视野、加强文化自觉。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甄别要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甄别原则、结合理工科学科文化的内容甄别倾向。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大浪淘沙、时间的沉淀,落后的、不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文化糟粕应该予以剔除。而符合先进文化要求的“和合”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仁民爱物”思想、“中庸有度”原则、“道法自然”等蕴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思想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理工科学科文化更加重视学以致用即理论的实践性特征。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重点梳理传统文化中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作品加以介绍。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选择应以分散式不间断教学、一元与多元相结合的全方位教育。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润物无声”的耐心和“文火慢炖”的功夫。考虑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可以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学。将传统文化分解为专题形式讲解。不同的专题分散到三年完成,确保每个学生都涉猎到所开设的专题。最后形成了体系化的传统文化知识结构。一元与多元融合的全方位传统文化教育即以课堂教学为主,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为辅。
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需要长期的努力与累积。影响评估效果的因子也十分复杂。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搭建传统文化教育更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36.
[3]杨振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J].《明报》月刊.1993年10月号.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L12BKS012)阶段性成果。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0
1、是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传统文化特质构成的文化价值成分。在民族的现实文化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这就是文化传统所起到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1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积极因素;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01-0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儒家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就要确定其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的对接,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
儒家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命题,始终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朴素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诚然,古代由于自然科学不发达,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比较低,基本上是顺应自然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近代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们在主客二元对立思想的指导下,对自然的改造到了破坏性的程度。电影《私人定制》里有几个场景发人深省,我们和阳光隔着厚厚的霾;葱郁的森林的现在变成了光秃秃的山;草原上到处是一个一个的大坑,下雨的时候,打雷声和大地的沉陷声此起彼伏;而河流已干涸,发酸发臭,沿途都是垃圾。近代相对于古代来说,自然科学进步了,但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无法使沙漠变回森林,无法使已经灭绝的物种再活过来,现在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恩格斯说过,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破坏都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这其实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现在我们提天人合一,是提醒人们在改造自然、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要忘了保护自然。我们知道,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是这也促使日本在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方面世界领先。在日本有些地方,垃圾分类非常严格,多达二十多种,玻璃、家电等什么时间扔都有严格规定,错过了就要等下一次[2]。中国也亟需树立这样的理念,并立刻行动,这样我们才能在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有蓝的天、白的云和清的水,才能有美丽中国[3]。
二、“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儒家讲“和为贵”、“和而不同”。“和”是指有差异、分歧甚至对立的存在,但能通过协调达到整体的和谐,“同”是指一致、相同。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在承认差异、分歧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小人则附和你,和你一致,没有不同意见,但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我们应该“和而不同”,不能“同而不和”。
另外,孔子提出了一个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东西方都认可的。儒家也主张,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现代人由于种种原因,压力大,很多人紧张、焦虑,这种自身的紧张和焦虑,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很容易投射到别人身上,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和为贵”、“和而不同”原则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和为贵”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就可能少些纷争;以“和为贵”处理个人与单位、私与公的关系,个人可能就少些抱怨,心情舒畅;以“和为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会多些和平、少些战争。
三、儒家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理念和很多教育方法在今天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是“因材施教”。对于同一个问题“什么是仁?”,不同的学生问孔子,他会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回答。“因材施教”这种理念在我们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强调,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优异学生跳级、转学、转换专业、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等,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
其次是“有教无类”。孔子打破贵族官学垄断的局面,首创私学,推动教育向平民下移,不分贵贱贤愚,都作为教育对象,对学生一视同仁。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理念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当今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层次,个别老师对优生和差生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座位的排定按成绩的好坏;更有甚者郑州某小学竟给差生带绿领巾,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再次是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我们今天仍然要注重的。孔子也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代替学生思考。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启发: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要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注重学思结合。
四、注重“修身”、追求“君子”人格理想及其当代意义
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儒家伦理的精神要义,在于个体慎独自律。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厚德才能载物。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才能外王。要求“吾日三省吾身”。要养浩然正气,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孟子不像苏秦、张仪等追求一世功名,当时孟子见的那些国王,听不进孟子的话,但孟子还是坚持“内圣外王”的王道政治,鼓励那些国王施仁政,只有孟子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千古圣人。
现代部分人对有利益的事趋之若鹜,对无利益而有意义的事不屑一顾。现代社会太需要重意义轻利益的精神,太需要重意义轻利益的人。因此,在现代社会重提儒家修身的思想,对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对促进家庭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五、儒家思想文化包含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儒家思想中的许多优秀成分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首先是自强不息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红旗渠的修建就是如此,20世纪60年代,安阳林县干旱缺雨,为了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和田地灌溉问题,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历经十余年,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如果把当时挖砌的土石堆成高2米,宽3米的墙,就能把中国的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被誉为“当代的万里长城”。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修建红旗渠,这离不开自强不息精神的发挥。
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1945年,在中共七大闭幕词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一座叫帝国主义,一座叫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发杨这种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的的独立和解放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家和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短短六十年时间就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5]。
其次是爱国主义精神。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表现为对国家的“忠”,“精忠报国”,“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在面对孝和忠两难选择时,宁舍孝而选忠。即使面对生死问题也义无反顾,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然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忠的对象是皇上,是朝廷,甚至有愚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当今社会是民主社会,我们要摒弃这种愚忠。但儒家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
再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很浓,强调团结统一。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团结统一的思想已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心中。在中国历史上,分裂不得人心,统一人心所向,这已成为我们反对民族分裂的广泛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6]。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继承儒家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个选择、吸收和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继承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8.
[2] @林萍在日本:日本人怎样做垃圾分类[J].青年文摘,2013,(15):49.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理性看 齐心办[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32.
[4] 贾鹏龙.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再认识[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
[5]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辉煌之路 河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217.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到关于死亡意义的思考无不彰显了死亡的伦理化特征而非死亡的自然性。本文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特征及其现代意义以期给现代人思考死亡问题以某种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基本脉络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天上是神的世界,那里是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神无生无死,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有生必有死,地下是鬼的世界,黑沉沉、阴森森,令人恐怖。神、人、鬼各居其所。中国原始宗教的死亡观与季节相联系。如认为冬季黑暗、寒冷,大雪冰封,万物肃杀,和阴间的景象相同,是死亡的季节。中国原始宗教中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或向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闪亮登场。孔子站在岸边望着滚滚东逝水,发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叹,这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必死的无可奈何。所以当子路向他提出关于死亡问题的终极关切时,他表现出不高兴,脱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这体现出他对生命的深切感悟。深意在于:生命是有限的,应把精力首先放在有价值的问题上,思考生比研究生更有意义,把生活的问题安排好了,死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而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其实孔子也并没有放弃对死亡问题的思考,只是觉得如果你真正地认识了生,也就认识了死。所以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提供理想和规范,促使人为民、为国、为他而去忠、去孝、去悌、去友,立功、立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与儒家相比,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把万物归结于“道”,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要顺其自然,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不去为的意思,而是说要顺应自然之理,国家的治理是这样,人的生死也是这样。对人来说,生也自然,死亦自然,没什么可高兴和惊奇或悲伤的。只有那些超越“生死”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所以面对死亡不必要有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也不需要去执着于现实的事务,而是应该按照天理和自然的法则调养好自己。既然生死是“天道”所定,所以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要“生死齐一”。
真正把死亡描述得恐怖可怕的应算是汉代佛教。释加牟尼曾为印度王子,不受魔鬼撒旦关于万国荣华的诱惑潜入山林苦修,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天七夜关于人生的痛苦和解脱之道,终于悟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真谛,从而开创了“四圣谛”为核心要义的佛教生死观。儒教对死亡的基本观念是:人不只是有一“生”,而有无数的生死轮回,死是这种轮回不已的生的中介。人生的痛苦在于人的肉体,肉体最大的痛苦是死亡。肉体可灭,而灵魂可以转生或转型。人一生要与自己的肉体做斗争,只有战胜自己肉体的人才能享受到来世的快乐,达到“涅??”。在这里,死亡在佛教那里有了几份生存的沉重,变得明森恐怖。
如果说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道家的死亡观是飘逸的,那么佛家的死亡观则是消极的。它是要通过对自己需要和欲望的压抑达到根本不存在的虚无世界。
应该说,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人的死亡观相对成熟了。人们一般能接受死亡这个客观事实,也不大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隋文帝坚决反对神仙怪异之类的存在,陶渊明选择了“自然无为”的人生观,只要今生今世生活得安逸,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行了。“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明代思想家吕坤对死亡的理解更为深刻:“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千年无再生之我。”认为死后看风水,请阴阳先生是“舍我本身,求之枯骨”。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死亡观造就了无数不同的人生。众多仁人志士秉承了儒家的死亡思想,报国安邦,杀身取义,如宋江、谭嗣同、文天祥、陈天华。而道家的死亡思想造就了象“竹林七贤”以地当床、茅棚作被、天为帐与猪狗同食这样的隐世者及敢于在宫庭颠倒骑马的文人骚客如李白。应该说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死亡观是儒家死亡思想的传承,是人世的,而不是出世的。但是,他们站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高度,为人民谋幸福,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死亡观的忠实践履者。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死亡观具有中外以往任何死亡观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李庆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中人的观念》一书中专门阐述了这个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
生和死都是很自然的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首先考虑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去为无法抗拒的死亡和根本不存在的死后世界忧虑、烦恼。但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便有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一种是消极避世,放任自流的态度,如“竹林七贤”。另一种是自私自利,巧取豪夺,拼命满足肉体、感官欲望的享乐主义方法;另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就是:珍惜生命的存在,尽可能使人生过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无法获得生命的永恒,但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创造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传予后人,使已不朽。
(二)死亡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
由于死亡的神秘性、不可逆性、不可知性及宗教理论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渲染,再加上亲历临死者的痛苦神态及死后的“狰狞”面目,人们总是对死亡充满一种本能的恐惧感。这种恐惧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只要我们觉悟到死亡对人生的真谛,认识到日益逼近的死亡所造成的生命的有限性,那么这种“恐惧”不但不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恐慌,相反会给予我们对未来希望的某种启示和提醒。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渐近性,我们必须抓住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机遇,最大程度地利用生命,赋予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无法设想,假如人类没有死亡,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空虚、无聊甚至可怕。
正因为死亡的唯一性、不可逆性,死亡的濒临便成为一种生命外在的威胁力量。相反,“以死相拼”也成为抵御某种威胁自己最高理想和价值的最后的武器。国家正是利用这种威胁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根本的价值目标。对违法者最严厉的惩罚便是死刑。
(三)死亡是一种痛苦的解脱
无论是来世的死亡观还是现世的死亡观都能成为它的逻辑前提。佛教中的“涅??”让人进入一个极乐世界,道教的顺“天道”而亡就有一了百了的寓意。《红楼梦》第一回踱足道人唱的“好了歌”:好便要了,了就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如果生命的过程实在难受,有些人会以死亡的方式作最终的了结,这是对现实的绝望,对生存价值的彻底放弃。其实不然,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对个人来说,它是统摄一切的力量;对社会来说,它是构建社会大厦的根本基础,社会的一切都要来源于它。
(四)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
这里又有两种情况:要么把死亡作为追求理想的工具,认为有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多少痴情男女为爱殉情:梁山伯、祝英台化蝶而飞,罗密欧和朱丽叶相卧而死。要么把死亡作为一种灵魂的升华,把美赋予死亡本身而美化死亡。为什么成为千古绝唱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悲剧而不是喜剧。有人认为三毛的自杀既是她对荷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留恋和无奈,更是她把死亡作为“灵魂升华”的手段。她与荷西的结合是灵魂和肉体的最完美的结合,荷西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荷西去了,她也去了,死亡便成为她必然的选择。把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寄托、镶嵌在死亡身上,使死亡本身看起来如此美丽让人向往。在这里,美好的愿望便超越了痛苦的事实,反映了人们通过死亡来延伸美好愿望的心理期待。
从李庆先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心目中的死亡观念散发着浓厚的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气息。大多数的中国人往往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思考死亡,彰显、规定死亡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中国历史造就了如此众多千古流芳的仁人志士的原因。再一个,中国历史变革过程中的曲折和驳杂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在每一个历史的紧要关头,死亡观也往往处于现代和传统的交合中。由于个体生命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主流文化中突出的是为“集体”而献身的英雄和烈士,这些人往往被神化以达到某种政治教化的目的。所以,中国人的死亡观念往往被赋予政治上的意义。还有,中国历史的绝大部分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的历史,在这座政治大山的高压下,个人显得如此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当他们无法主宰自身命运的时候,于是把希望和理想更多地寄托于死亡身上,要么美化它,要么使之神秘化。所以说,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念的三大基本特征。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观的现代意义
人不可以选择是否死亡,因为死亡是人的可能性中最有可能的可能性。但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死亡观念,一个没有死亡意识、忧患意识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鲁迅作品中阿q的愚昧就在于他的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自我意识。
任何历史不可能不影响现在,现实总是历史的延续、不可能不打上历史的烙印,就象人脱离了母体必然留下永久的疤痕一样。
死亡观也是这样。它的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的人们忘记了死亡这把悬挂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再去体验人生的终极意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浸在金钱和欲望的漩涡里不能自拔,所以一旦死亡之剑突然从头上掉下来的时候,他们是那样的措手不及,无可奈何。为什么贪官污吏只有到临死的时候才感到“上对不起高堂老母,下对不起黎民百姓”;为什么事业有成的大学教授、领导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点挫折就从高楼纵身一跃、一命归西;为什么号称“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同学之间有了点矛盾就拔刀相向,以死相逼;为什么少数党员干部先人去世以后要把葬礼搞得风光宏大,墓碑立得高又高,大吃大喝,锣鼓喧天,甚至借机敛财。这不仅是财富的无意义浪费,更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哲学是死亡的练习,哲学家就是为死亡准备的,哲学理论工作者应当为他们指点迷津,尽管我们的理论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和无能为力。我们的确需要一种声音,一种良知与理性的声音,一种迷途劝返的自我提醒的声音。这种声音洋溢着天国的温馨,为我们漫长的一生护航,使我们不至于沉沦和堕落,保佑我们一路平安。
如前所述,儒家的死亡观是人世的,它把死亡问题暂且搁置,要求人们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去忠、去孝、去悌、去友,通过立功、立德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从而超越死亡。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到了历史的关键路口,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事业的滚滚洪流中去。党员干部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责任。可是,有少数党员干部却在金钱和欲望的冲击下忘却了这一切。如自己都承认是玩权力、玩金钱、的“三玩”干部雷渊利;被老百姓戏称为“王坏种”的;和一百多个女人上过床的张二江。他们已经完全抛弃了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也有人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无孝心,怕父母年老后成为自己的累赘,用金钱一次性买断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也有人对人已毫无诚信可言,“仁、义、礼、智、信”在他们身上已找不到任何影子。当然,这也不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多少人格和道德的楷模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抛妻子、别老母,长期扎根雪域高原,最后身死高山雪地的孔繁森;心里总是想着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身患绝症,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的郑培民;为了改革开放事业,“即使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深渊,我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朱锫基;背着妹妹上大学,感动了多少中国人的寒门学子洪战辉。他们不仅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死亡观的忠实践履者。
道家的死亡观是飘逸的、潇洒的。应该说道家更是一种容易被常人所接纳的平民死亡观。它要求人们不执著于生死、顺其自然,以一种安身立命、本真的态度来体验人生,寻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确,对普通人来说,我们不可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我们可以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为社会的发展尽到自己能尽和应尽的责任。那么到临死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是深切地感觉到:我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当然,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的区分。儒家除了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外,还认同了另一条超越死亡的道路,那就是通过子子孙孙的香火延续、承继来实现祖宗未竟的价值追求,实现祖宗永生的愿望,从而光宗耀祖。所以,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其实,所谓的香火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细究起来。人类发展史上,断了香火的人不计其数。在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今天,如果我们还要刻意去延续所谓的香火,认为只有男孩才是传后人的做法肯定是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违背的。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意义;途径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意义
1.1促进文化精神的传承,强化民族归属感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对文化精神的传承十分有利,同时对于民族归属感的增强也十分有利。融入传统文化属于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幼儿启蒙教育中,极大的激发孩子们的音乐灵性,强化幼儿对国家的认同感,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开展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一定要立足于幼儿实际,学习方式的选择一定要认真加精心,与幼儿的发展需要以及心理发展成熟程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强调学习积极性的促进。
1.2激发音乐潜能,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
激发音乐潜能,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学习音乐本身是一种审美体验。儿童想象力丰富,感官灵敏,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力强。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将合适的情境融入到其中,对幼儿的音乐体验很好的丰富,将幼儿发自身体内部的音乐潜能有效的激发出来。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途径
2.1传唱民间童谣
很多童谣幼儿都比较熟悉,同时童谣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民间童谣朗朗上口,韵律感节奏感强,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民间童谣的传唱率很高。民间童谣的旋律相对简单,趣味性十足,幼儿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因此开展幼儿启蒙音乐教学,高效发挥民间童谣本身的教育价值,在合适的条件下完成应用,对于幼儿学习兴趣的点燃百利无一害。在选择民间童谣的识别必须紧密结合幼儿音乐教学目标,选曲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思想性,教育性,音乐性都兼具的童谣。例如让幼儿传唱《卖汤圆》不仅对幼儿音乐情感体验有很好的丰富效果,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充分了解元宵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再例如学习歌曲《二十四节气歌》《凑十歌》等可以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习到科学知识,对于幼儿知识记忆,理解效果的增强都十分有利。
2.2将民间舞蹈融入到其中
将民间舞蹈融入到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一种方式。儿童天性好动,喜欢表现自我。所以将民间传统舞蹈融入到其中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幼儿多样化的艺术兴趣,促进其综合音乐素养不断提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肢体动作是传统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例如点头,击掌等。因此,对幼儿开展音乐启蒙教育可以引导幼儿用这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对音乐情境进行模仿,例如双手散开由上向下来回摆动模仿下雨的情境,模仿鱼儿游动的情境,将音乐同这些基础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幼儿肢体的协调性提升很有帮助,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强幼儿对这些音乐节奏的感受力。例如在学习《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将一些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融合进去,通过这些舞蹈动作的融入,幼儿对音乐的节奏,韵律的感受更加深刻了,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深刻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2.3制作节拍器
失去了节奏的音乐就等于失去了灵魂,或者可以说没有节奏的作品称不上音乐,音乐在表现具体形象以及具体的情感的时候必须依托于节奏。因此,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幼儿教师将自身的引导优势发挥出来,引导幼儿制作节拍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十分有利,同时还能够将幼儿的音乐生活极大的丰富。例如沙锤,风铃等都是简单的节奏器。深化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例如《幸福拍手歌》就是一首节奏感十足的各期,在这首歌的传唱中,让幼儿借助自己制作的节拍器为其配乐,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育模式,尝试着创新节奏,让幼儿感知到节奏的神奇,同一首歌换一个节奏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演绎,完成音乐节奏的深化。
结语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4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3-0013-04
Introduction to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roduction to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pathways and significancee
For example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Xie Yuzhu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Guiyang,550081,China)
Abstractt:Through the research,the author takes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introduce college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campus environment,student activities,student cadre education five big platform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CM)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in order to strengthen TCM educ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education,pathways,significance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涵,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而且体现了中华医者重视实践、勤奋治学、尊重经典、勇于革新、崇尚医德的优秀传统,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当代医药卫生行业人员“辨析至理”、“审谛覃思”、“思理精密”的治学态度,“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人事”,博学多才的文化素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热爱专业,献身医学的奉献精神。
笔者以“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研”课题中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从下列五个方面探讨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现实意义。
1.传统中医药文化贯穿教育理念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秉承72年的办学历史和行业文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特点,始终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医乃仁术,非仁德者不为医”作为医药卫生行业的职业准则。晋·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谆良,不可信也”,学院将其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了“三仁”教育理念,即“仁德、仁术、仁人”。
1.1“仁德”:是指培养医药行业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学院汲取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粹,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树立学生“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仁德之性,警示不能起“邀射名誉”、“经略财物”的私贪之念。这既体现了学院70多年积淀下来的仁爱奉献、严谨敬业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以仁存心”、“清廉正派”的道德追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树立的崇高理想信念,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途径。
1.2“仁术”:是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孟子·梁惠王上》首次提出了“仁术”一词,是指儒家所倡导的仁义行为,但赋予医学内涵则在北宋之后。“医乃仁术”是儒家思想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是淳朴善良的中华民族敬畏生命的精炼体现,也是中医药学得以在悠悠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大力发展,学院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才能济世救人,服务社会。
1.3“仁人”: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正体现了著名医家孙思邈“仁爱救人”的医德准则。
学院立足“明德至善铸学院精神,业精技高育卫技人才”的办学思想,侧重于对学生仁善之性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互助友爱、善良真诚、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务实道德、素质与才能的全面发展。
“三仁”教育理念既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又融会贯通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医药卫生类人才“以仁存心”、“大医精诚”道德追求的集中反映。
2.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专业建设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学校教育将系统化、理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实际上是一种灌输方式,这种方式全面且具体的归纳了大学生应该理解并应该掌握的内容,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领域最为有力的传承方式〔1〕。学院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三仁”教育理念,凝练出“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的教育工作思路,并从专业建设上加强对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2.1课程设置普及中医药学知识。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将中医药学知识纳入医药卫生行业人才培养中,开设有《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美容护理》、《中药学》等课程,平均学时为54个/学期。课程内容中不仅有理论讲解,还有实际操作训练。正如学生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认为“提高传统中医药文化在高校学子中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医传统技术的演示”、“中医专题讲座”。
如传授经络针灸知识时,通过经络操的练习,帮助学生记住12条正经的循行路线,并掌握腧穴的治疗范畴,从而正确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在针刺腧穴的训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又如在传授中医四诊内容的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来实训“问诊”、“望诊”,以收集病证的症候,从而提高中医药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穿插、灌输中医药学的相关文化知识,如“杏林春暖”、“悬壶济世”、“起死回生”、“病入膏肓”、“子午流注”、“烙脐饼子”等典故,以及中医药专家的医案佳话等,不断普及传统中医药文化
2.2根据专业特点,打造具有卫生仁爱文化特色的行业文化。
学院各系部在弘扬卫生仁爱文化的主旋律下,开展行业文化讲座,凝练专业特色系训,如卫生管理系是“公平明德,共同协作,卫民健康、生命重任”;医学检验系是“医以为先,学以致用,检以求证,验以求实”;药学系是“厚德兴药,精业济群”。此外,各系部还布置了具有专业特色、卫生行业性质、职业特点的走廊文化,如护理系以“仁爱和服务”为主线,卫生管理系围绕“预防和健康”主题,医学检验系力争“求证和求实”,医学基础部建立生命科学馆等,以图文、标语展板、主题讲座宣传学院的卫生仁爱文化,让学生
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医者仁爱的素养。
2.3立足成才教育,倡导优秀的职业文化。
学院构建了“四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即学校、家庭、社区、实习基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实习基地为关键的教育格局。在第一年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建立职业与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医药卫生行业的的内涵、特色、前景,灌输“三仁”教育理念,进而树立服务大众健康的职业理想。第二年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行业文化的教育,强化职业特性,塑造仁爱、关怀、勤恳的行业人格,并利用如医药“三下乡”、卫生保健进社区、反哺关怀离退休教职工、社会调查下基层等医疗实践服务活动,强化仁爱理念,提高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年根据学生进入实践岗位的教学安排,加强行业文化教育来塑造职业行为。从而在学生的职业指导、专业教育、实训操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全过程中贯穿“三仁”教育理念,树立“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4加强中医药学专业师资培养。
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二)》中的数据显示:学院目前有中医、中药专业专职教师15名,80%为本科以上学历。在专业技能方面,学院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新进教师教学管理培训,并且到实训基地参加学习锻炼等,督导教师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在思政教育方面,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等文件的要求,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院校史馆,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进而引导广大高校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校园环境渲染传统中医药文化
学院重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通过修广场、筑长廊、塑雕像、立榜样、挂展板、建校史馆、名言佳句上墙等,营造卫生仁爱氛围的生活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所见所言所想。
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具有医药卫生行业特色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以班级教室、宿舍为单位,从确立班训、制定公约、布置环境,设计教室学习园地、宣传栏,规划宿舍卫生区、收纳角等,到开展主题班会、青春论坛、参加征文比赛、运动竞技等集体活动,多渠道灌注卫生仁爱的育人文化,以养成健康的行为规范,提升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团结互爱的合作精神,树立仁爱服务的医学信仰。
4.学生活动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中医药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思想,尤其是推崇高尚的医德,包括“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同道的谦虚品德等。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医者之间“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因此,为了提升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全面发展,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学生活动,如护生授帽活动、12·9纪念活动、春季运动会、太极拳健身活动、关爱福利院、“我爱我家”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课外拓展、前沿科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牢固内化医药卫生仁爱的职业道德标准。尤其是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讲座,开展如《论语》、《弟子规》、《医德十二箴》、《中国医学生誓词》等诵读经典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正如《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73.33%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能“丰富发展校园人文底蕴”,33.33%认为能“坚持特色办学理念”,13.33%认为对“凝聚师生人心”有作用。
5.传统中医药文化引领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一支思想、能力、学习都很优秀的学生队伍。对学生干部加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巩固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能够影响、带动、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形成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班风、学风、校风。因此,在各种思潮、文化冲击影响青少年学生思想领域的当下,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传播正能量,践行中国梦,进而促进行业发展、人民幸福、国家繁荣。
学院通过构建五大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以“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为核心的传统中医药学文化宣传教育,使全院师生时时受感染,处处受熏陶,人人受教育,并在社会各界、实训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因此,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63.33%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并且46.67%的学生认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很喜欢很热爱,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并且具有“修身养性”、“传承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及“培养爱国热情”的作用。对此46.67%的学生认为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重点“在学校基层教育中开设关于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在教科书中加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成立一些专门组织对其进行保护等。
由此可见,通过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了医药卫生行业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彰显了卫生仁爱文化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可以使我们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服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宏伟的历史文化宝库,它当中的许多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势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了百年浩劫,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但正是由于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人民的那种渴望大一统的思想,使中国免于四分五裂;也正是中华文明激励着当时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争取中华民族的早日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可见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光有精神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找到解放全中国的理论方法,那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相当于一颗救星,仿佛暗无天日下的一缕阳光,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于是,星星之火便燎原了,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次结晶——思想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彻底取得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强心。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但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许多糟粕,如三常五纲等封建落后思想阻碍着中国人民求知向上的脚步。所以,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来,既可以运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发展进步服务,又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不被外来西方文化所打倒,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走在前面,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是单独依靠外来文化而强大起来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才能增强本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才能增强本国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这样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永远强盛下去,即便遭受一些挫折,也能攻坚克难,迎头赶上。
(二)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土壤。马克思主义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是国外产生的理论,那么它原本并不是以中国为模板而制定的,虽然马克思主义适用于中国,但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使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时便会有一些不切实际。所以,我们必须
发展马克思主义让它切合中国的实际,而这就离不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普通人民大众心中根深蒂固,我们有自己的做事方法,行事思维以及风俗习惯,如果我们全部用传统文化来指导我们一切行为,那就很循规蹈矩,没有什么创新,没有什么活力,到最后便会重新走上落后挨打的局面。而如果我们全部只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前进,那也会遇到理论方法很先进,但实际操作起来会很困难甚至脱离实际而犯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的错误,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便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即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诠释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民用自己传统的思维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这样一来就既不违背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又能另辟蹊径,开拓创新,用很先进的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给马克思主义这粒种子提供文化土壤,让这粒饱满健硕的种子在中国文化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结出的果实便符合中国人民的胃口,既可口又营养。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十分必要,那么我们也就要研究两者结合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来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比如在《易经》中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间接道出了矛盾的肯定、否定方面的论述。原句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尽头就应该改变,改变了就能通达,近而能持久。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最根本的一个含义是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两种因素。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事物的自我否定,也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含义也是这样,否定自身以前的体制的错误,改革旧体制,促进新发展,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奥义具有许多相通、相近的地方,它们的结合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并不是单纯理论的结合,而是有实用价值的。又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其中主要讲的是修身,修身则用马克思主义诠释即为注重内因,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内因足够强大,那么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就已成功了一半。比如在晚清时,由于其制度极其腐败,也就是说内因很差,最后招致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下场;而我们中国共产党因为内因足够强大,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反动派,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可见内因的强大对事物本身的重要性,而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探索出来的成果。再如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便是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的全面观的结合的体现。我们国家要强大,人民要富裕,实际上就是保证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马克思主义便强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以是否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来衡量。可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有许多途径,而且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加以总结,这将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宝库。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它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接近真理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相通之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话语,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或者两者相互配合,使同一个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也要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既能吸收外来新鲜血液使祖国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能保留住自己的文化基因,使我们世世代代永远是炎黄子孙,永远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大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遭遇多么大的挫折,我们依然是最优秀的。我们不害怕失败,也不惧怕未来,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以后,我们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中国土壤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带给我们勇气,带给我们自信,带给我们力量,我们的热血在澎湃,精神也分外坚强。我们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步入世界第二的新中国,并继续在复兴的伟大道路上前行。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的沐浴下,我们会走的更好,更远,两者的结合也为我们的发展保驾护航,撑起中国文化的一片蓝天。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墨守成规。两者的结合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开创性。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但也要传统文化点缀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生命力之所在。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看清形势,既不能只讲马克思主义,而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只讲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复古而舍弃马克思主义,这两点是必须特别注意的。我们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的道路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它从战略性的高度指导了现阶段中国文化的走向,因而是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及前瞻性。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也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要取得中国现代化全面胜利,文化上不能掉队,不能拉后腿,而要更加优秀,更加强大。
总之,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尤其要万分珍惜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丢掉自己的东西是最没出息,也是最没有前途的。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生命力和不竭动力之所在,而继承又往往是创新的基础。所以,我们今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结合,并不是丢掉哪一方,更不是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马克思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准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对于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凝聚人心,践行“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应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新世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8)1:54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3):136
[3]张雷声,李玉峰.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6
关键词:手工制作课;现状分析;意义;实践研究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学生在手工制作的探索中,培养了动手能力,提升了审美素养。手工制作课程――丝带绣制作与实践过程中蕴含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作等多种教育契机,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一、高职学生手工课之现状与分析
自学院针对全院女生开设《手工制作课》以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女生“从没拿过针,针线活零基础”到“穿针引线,游刃有余”的蜕变。本课题通过《手工制作课》的研究,让我院学生从动手能力出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实现对我院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让更多的高职院校女生掌握一门生活技能,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手工制作课程开设的意义
我院立足校园,开设了以丝带绣绣制与民族音乐赏析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手工制作课程。丝带绣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的针法、技巧简单化,在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扩大刺绣地应用范围,将绣制地美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较好的实现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高职学生手工制作课开设的必要性
通过手工制作的学习,教学生学会手工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学习中快乐,快乐中自信,自信中进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进一步开发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丝带材料再利用,提高学生的美化生活的能力;欣赏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从中体会到手工制作与民族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热爱生活。
(二)增进音乐修养,培养审美素养
老师在教授刺绣的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通过对传统乐曲的聆听与赏析,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在音乐中受到熏陶,增进了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增加学生对传统刺绣的了解,提升基本生活技能
丝带绣作品虽然从原材料、绣制效果等方面与传统刺绣有了一些不同,但其所使用的针法和技巧都是从传统刺绣中改良而来的,这也为90后的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刺绣作品奠定了基础。让90后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老师传授的简单针法和技巧,完成一幅有主题、有意境的作品,并将所学能够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技能。
(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树立坚定信念
通过对刺绣和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能够在学生解决绣制难题、完成绣制任务等教学驱动中,帮助他们树立坚定信念,努力发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追求、持之以恒以及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手工制作课程实践中应强化的问题
一是加强专任教师业务能力培养。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手工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取长补短,效律利用教学资源。
二是欣赏范作、激发创作灵感,杜绝“依葫芦画瓢”。质量高、数量多的范作欣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当学生看到精美的完成品,才会兴趣大增、跃跃欲试。范作的样式创新越多,越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
三是注意加强现场教学,指导老师要认真搞好教学设计,提前制作好手工作品。通过操作示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通过自身努力形成技能技巧。同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调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在手工制作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的培养。并与掌握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同时加强纪律、安全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品质量意识。
通过实践,手工制作课作为我院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形式的传递着、沟通着师生之间的情感和思想。在手工制作课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使我院学生不仅具有专而精的动手能力,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态度,培养了诚实守信,努力创新的精神,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绿色・科学・人文[J].现代高等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