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2023-12-2414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的重要启示。”以中国哲学为思想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不仅能为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示,也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思想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思想土壤和资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比,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然是外来文化,就要遵循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有一个转型的过程,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二是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实现这两种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思想内核,对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离不开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只能通过民族的形式来实现,民族文化只能通过现代化的洗礼来发展。要实现现代化,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可以并行、互补。要实现现代化,中国只能从自己民族的传统出发,否则现代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源之木。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思想核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力量之源。传统文化是影响中华民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的中华民族的身份和象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尊重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会消亡。只有能够适应全球化并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才能存在并继续发展。民族越多,世界就越多。相反,世界越多,就越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只有找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来源,才能区分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找到自己民族的文化背景,才能造福中华民族的后代;只有找到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源,才能有效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来自民族精神。它能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感、进取感和奋斗感,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是一个精神伟大的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不断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饱受艰辛不屈,千锤百炼,越来越坚强,依靠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时刻越困难,越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思想内核,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和生活困惑提供价值帮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生命的存在”、“个人道德”、“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天人合一、人际和谐、身心平衡、生命存在、道德实践、知识与实践、理想人格、生活和智慧。中国哲学也关注人的问题,关注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是生活的美妙用途,生活的伟大用途,安慰人的心灵,改变人的气质,培养人的道德,纯洁人的情感,提高人的精神,拓宽人的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哲学为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思想资源。在实践和升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的集中体现是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化一直以追求“世界大同”和“帮助世界”为己任。中华民族对大同世界的愿景包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早的概念。《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是,天下为公。“大同世界是一个人类平等、天下和谐、四海一家的世界。《尚书·尧典》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人民昭明,协和万邦。“良好的治理使人亲密团结,使世界和平,万国和平,各得其所。《周易》讲的是“万国咸宁”,《论语》讲的是“四海内兄弟”,荀子讲的是“四海内若一家”,张载讲的是“民间同胞、物间同胞”。以上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代先贤智慧卓识的世界观,高度符合马克思在“世界历史”条件下通过发展分工和普遍交流超越民族狭隘的思想。为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了国与国之间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以及区域内外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这些思想是对古代大同理想的现代诠释和实践,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