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种人格障碍类型及表现(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3-12-1013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十二种人格障碍类型及表现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十二种人格障碍类型及表现以及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白羊座的人格类型:暴发型人格
白羊座的火热、急性子、没耐性以及即已厌倦的特性很容易造成暴发型人格障碍。白羊座一般都能表现出绅士、很淑女的一面、但是内在的"暴力”倾向一旦被激发、可就不一样了。所以一个暴力倾向很"严重”的白羊座、你最好离他/她远点哦!
金牛座的人格类型:环性人格
金牛座人格解析个性温和又坚实、性情沉着而踏实。对事物虽然犹豫不定、但是一旦决定下来、就能以坚忍不拨的精神、执着向前。忍耐力强、行事慎重、但也有顽固的一面。受人之托必能忠人之事、绝不会中途放弃。占有欲强、比较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且坚持事物的完美度、
双子座的人格类型:边缘型人格
双子座就是比较"多重性内在”、大家都知道。如果不好好管理和统一自己的各个人格、这就近似于人格分裂啦——如果一个单纯的双子座、大概还好一些、如果是一个很有兴趣于研究自己内在的双子座、那可反而是一件麻烦事——会越来越浓不明白自己、连本来好好的人际关系也变糟糕了。
巨蟹座的人格类型:依赖型人格
巨蟹座的孩子们、天生就是一个依赖的宝宝。即使成人之后也会一有机会就发现自己的脆弱、哪怕生活的艰苦把自己锻炼得再坚强、再冷漠、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自己的儿童心理、不愿意放弃爱和依赖。这样若纵容下去就很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型人格、慢慢软弱起来、没有了安全感。
狮子座的人格类型:自恋型人格
狮子的自恋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其实狮子座不一定都会导致严重的自恋、除非是在成功很少、而权力反而很大的时候、就变成了霸道专横和病态的自恋人格。还有一种表演型人格很符合狮子座、善于表演给别人看、即使没有外人在的时候、行为举动也戏剧夸张。
处女座的人格类型:强迫型人格
处女座的洁癖、谨小慎微和鸡毛蒜皮大家一定见识的不少了。过分的话那就是一种心理强迫症。比如经常莫名奇妙地觉得门没有关好、地没有擦干净而一直在那里浪费时间。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沉湎于幻想之中、慢慢的再孤立自己一段时间。
天秤座的人格类型:回避型人格
天秤座的自卑和逃避在星座里提起不多、但是和天秤座的交际、重于处理关系有着很大原因。他们依赖社会和人群、害怕被孤立、只能借助于人际关系来满足自己的浅淡心境。就在他们努力地没有回头创造一种自以为很美好的环境、氛围以及人际圈子的时候。
天蝎座的人格类型:偏执型人格
他们对于灵魂的活动总是有自我一套。由于本身就随从一种外来的昭示进行内心的活动、神秘的经验就能给自己一种固执的行为体现。无论观众们警示过他们怎样不对不应该、但是借道德和法律说理对他们完全无用。就是一种坚持。
射手座的人格类型:攻击型人格
攻击性人格多和性格本能有关。心理作用不是很大。射手座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若缺乏管教、过分自由或奢侈、长大后就特别容易患上富于冲动和毁灭的攻击性人格。白羊座也一样有这种倾向。而射手座的情商并不高、活力四射的身体似乎积聚着无穷的力量要发挥。
摩羯座的人格类型:分裂型人格
一般来说越是外表沉默的人、内心里的故事越多、问题也越多。但滩在这个摩羯座的身上就更不好办甚至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要他们说出真心话、拿出一点善意的行动、还不若交给他们一件慢工细活一点点完成。但是没那么容易的是、他们也不是白白被耍的、基本不吃你那一套。
水瓶座的人格类型:反社会型人格
星座学上说水瓶座是服务型的社会型特质的星座。可是在我身边的水瓶座们、除了显示出这一特质、还显示出这一反特质——叛逆、厌世、逃避、极端、固执、自私等等。不是物极必反、而是辩证统一。奇怪的是这两种倾向并不能很好的统一、或许是今天这个社会太杂乱。
双鱼座的人格类型:癔症型人格
双鱼们臆想症严重地影响了身边思维正常的人们。有时候像个麻烦、有时候让人恨恨的。说他像个笑话吧没多少人关注、说他像戏剧般吧并不那么好看。他们只是在满足他们自己。我的一个双鱼座朋友经常向我讲自己的蠢事。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提到人格障碍,相信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它是什么样的病症,但提到病态人格,相信有很多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这类患者生活中的想法与做法会“别具一格”。下面看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1
各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症状的共同特点是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患者遭受痛苦和(或)使人遭受痛苦,
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通常不伴有并发症。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分裂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根据ICD-10分类,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的临床症状各有特点。
1、偏执型人格障碍:
(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有时产生牵连观念。
(2)容易长久地记仇,对自认为受到的轻视、不公平待遇等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3)猜疑,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
(4)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
(5)极易猜疑,毫无根据的怀疑配偶及伴侣的忠诚。
(6)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
(7)将直接有关的事件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
2、分裂型人格障碍:
(1)几乎没有可体验到愉快的活动。
(2)情绪冷淡,对人冷漠,缺乏热情和幽默感。
(3)对他人表达温情、体贴或愤怒的能力有限。
(4)对于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对别人的看法等漠不关心。
(5)对与他人发生性接触毫无兴趣(考虑年龄)。
(6)偏爱单独行动,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
(7)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
(8)没有亲密朋友,与人不建立也不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9)明显地无视公认的社会常规及习俗。
3、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待人冷漠无情。
(2)全面、持续地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
(3)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但不能长久地保持。
(4)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甚至暴力行为。
(5)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惩罚中吸取教训。
(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者当他们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作出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
(7)持续的易激惹。
(8)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欺侮弱小、偷盗、斗殴等。
4、冲动型人格障碍:
(1)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虽懊恼,但不能防止再次发生,间歇期正常。
(2)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
5、边缘型人格障碍:
(1)情绪不稳定。
(2)对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自我同一性。
(3)通常有持续的空虚感。
(4)人际关系强烈且不稳定,时好时坏,可能会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
(5)有时会有短暂的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多发生在频繁的对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弃的恐惧中。
6、表演型人格障碍:
(1)自我戏剧化、做作性、夸张的情绪表达,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
(2)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或环境的影响。
(3)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爱发脾气。
(4)不停地追求刺激、为他人赞赏及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别人注意。
(5)外表及行为显出不恰当的挑逗性,甚至于卖弄风情,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6)对自己的外观容貌过分计较。
(7)自我中心、自我放任,感情易受伤害,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常常不择手段。
7、强迫型人格障碍:
(1)过分疑虑及谨慎,常有不安全感,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唯恐疏漏或差错。
(2)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常拘泥细节,犹豫不决,往往避免作出决定,否则感到焦虑不安。
(3)完美主义,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以致影响了工作的完成。
(4)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
(5)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
(6)刻板和固执,不合理地坚持要求他人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8、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1)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
(2)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3)在社交场合总过分担心被人指责或拒绝。
(4)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
(5)出于躯体安全感的需要,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6)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由于担心批评、指责或拒绝,回避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
9、依赖性人格障碍:
(1)请求或同意他人为自己生活中大多数重要的事做决定。
(2)将自己的需求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
(3)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处处委曲求全。
(4)由于过分害怕不能照顾自己,在独处时总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5)沉陷于被关系亲密的人所抛弃的恐惧之中。
(6)没有别人过分的建设和保证时,作出日常决定的能力很有限,总把自己看做无依无靠、无能的、缺乏精力的。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2
人格障碍共性特征:
1.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
2.行为没有目的、自制力较差且没有自知力;
3.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
4.可能会导致精神性疾病的发生。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人格障碍患病率10%-15%
人格障碍常见分型:
1.偏执型人格障碍
2.分裂型人格障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4.边缘型人格障碍
5.自恋型人格障碍
6.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
7.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会有哪些症状表现3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完全缺乏现实性与过度自我中心化。
偏执型人格障碍特征是敏感性、猜疑,他们几乎对所有情境和特定的人感到怀疑,并且没有事实与充分的理由,当你当面提供证明他们所猜疑的内容不存在的证据时,这时他就会开始猜疑那个给他带来证据的人:“你也在反对我!”
当然有一些怀疑者会有充分的理由,会不断地在环境中搜索支持他们的猜疑的证据,当然也会不断的找到这种证据存在。
就是心理学中的验证性偏见,或自我服务偏见,或自利性偏见,使用诡辩论或错觉相关,片面的选择信息,错误的曲解信息、编码信息、合并信息等等。
通常这种猜疑对情绪有着强烈的影响,因为他妨碍了爱和友谊。
所以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朋友很少。即使有同盟者他也会怀疑、猜疑最后还是会给孤立起来。
偏执是没有完整的现实基础与理性分析,并非正向执着与坚持原则,是一种成长中的棱角与人格障碍,是我们必须去克服与移除的心理疾病。
二、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精神分裂证症的本质是某人远离正常人类的精神思维。
精神分裂症也称妄想症。
精神分裂症型人格障碍会表现在古怪的感知、思维、言谈和行为,例如讲话天马行空,说的内容不实际连贯,或者这个人会经常跟你讲一些幻觉,奇幻的东西,会说他们能预测到未来,能读懂他人的思想等。
他们会加入边缘性团体,例如宣城自己是被外星人绑架的幸存者——会远离那些对此没有兴趣的人。
精神分裂症是奇幻思维,不可实证;而科学的得道开悟也会远离常人思维,却是理性文明的最高境界,是可实证的,可以做出巨大社会成就的。
三、社会分裂型人格障碍。
社会分裂症的本质是某人的言行严重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与人的社会性联系显著严重受限。社会分裂型人格的人似乎很少与人建立关系,或者就没有什么兴趣,他们常常远离家庭,很少会结婚,没有亲密的朋友。
他们体会不到一般社会中的情绪——温暖、愉快、幸福、快乐等正面情绪的能力(缺乐症)。
他们可能会努力的去交朋友,但这种努力会因为他们不能表现出预期的热情、不能进行情感投入而以失败告终。
开悟正觉者也可能与现实世俗社会联系较弱,也可能不怎么与常人交往,但那是一种灵魂级别的高级有趣。
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攻击破坏公认的社会良俗秩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对他人的掠夺性态度——非常漠视并会侵犯他人的权利。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绝对是最常见的现象,比如恐怖犯罪分子等等。
通常在反社会行为模式在青春期比较明显,其形式有逃学、行为不良、偷窃、恣意破坏公物、吸毒、离家出走、或在学校行为严重不端。
他们在15岁之前犯罪,在成年之后继续违法犯罪或有反社会行为的历史。在成年期形式还包括贩毒拉皮等等其他犯罪行为。
在工作上、家庭中没有表现出认真与责任感,缺乏持久性和义务感,他们通常会抛弃工作、配偶、孩子、债权人。
易怒性和攻击性。容易被人激怒,他们愤怒的表达不仅仅是街头怒骂,常常会对配偶和孩子进行虐待。
鲁莽和冲动的行为。和“一般的犯罪”不一样,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很少进行计划。相反,他们常常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寻求刺激的方式,比如恐怖子,犯罪集团等等,当他得手成功时会感到满足。
漠视真理,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常常很容易就会撒谎。
五、冲动型人格障碍。
又称为攻击性人格障碍。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分为冲动型和边缘型,此二型均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出表现。
冲动型的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
这种人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其时可出现暴烈的攻击行为,行动时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
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不能防止再发,这种冲动发作也常因少量饮酒而引起。
六、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不会危害社会,但会危害自身,本质是极端负向感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难以建立稳固、非常依赖他人的关系,因此当他们独自一人时会过的非常艰难,当一份关系破裂时他们容易感到难以承受。
他们不信任,会对他人进行猜疑,而且预期自己也会被他人抛弃或收到他人的伤害。
冲动、自我毁灭行为。当他们要摆脱某种东西时,他们会作出自我毁灭性行为,如吸毒、不计后果的开车、打架和性乱。他们还会用行动作出自杀威胁。
难以控制愤怒和其他情绪。这是边缘型人格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他们持续的存在于情绪危机中,主要是悲伤和愤怒这两种情绪。
开悟正觉者也是边缘型的,是高度清高脱俗与正向理性。
七、戏剧型人格障碍。
戏剧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情绪化,又称表演型人格障碍或癔症型人格障碍。
戏剧型人格障的特征是自我戏剧化或情绪化——夸张、虚荣、浅薄、任性,不成熟、过渡依赖、自私,女性居多。
如果爱人对他没有兴趣或不爱她而分手,她会以自杀来威胁等等。对第一印象逐渐变弱之后,他们通常会显得浅薄和虚伪。因此他们人际交往关系通常都是脆弱的。
比如在新认识时会变得十分热情并表现自己的爱,一旦友谊建立了以后,她们的要求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如果她出现情感危机你需要立即赶过来。
八、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高估自己,过度自尊与自我中心。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常常会预言自己取得巨大的成就,吹嘘他们的天资和成就,过度的进行自我抬高与自我隐藏。
自恋型通常会伴随着内心脆弱,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比如经常会问你对我印象如何,我今天穿的漂亮吗?这件鞋子好看吗?等等,通常会对自己的缺点不予理睬。
自恋型会很自私,很难得获得友谊或爱,因为他们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对别人要求很多——喜爱、同情、偏爱、——而自己对他人回报又少。
自恋型的人还极度缺乏同情。如果朋友打电话来说车出故障了晚上不能参加你生日晚会,那么自恋型的人更加关注他为什么没有来参加我生日晚会,而不是关注朋友的状况,所以会以他能得到什么来选择什么朋友,而不是去为他人奉献什么,导致人际关系不稳定。
自尊度越高的人越自恋,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会疯狂地攻击环境与他人,决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焦虑性/恐惧性人格障碍。
九、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自己过度地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是害怕遭到拒绝、不被赞同、被羞辱或感到耻辱,对任何可能性都过于敏感。
对我们来说交新朋友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而对回避型人格障碍就特别困难,因为他们极想得到爱,想被他人接受,但他们害怕预期得不到。
因此他们选择回避这些关系,除非他们一遍一遍确信,别人不会对他们产生批评嫌弃,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注意不被赞同的线索,所以他们自尊较低或比较自卑,感到抑郁,对自己在社会交往中感到失败而生气。
十、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没有自我,过度依赖他人。
依赖型人格障碍会害怕或不能做出他们自己的决策,这时会转向一个两个其他人,比如配偶或父母,朋友——让他们决定自己去做什么工作,去哪里度假,甚至穿什么衣服。
依赖人格型的女性在婚姻上会忍受丈夫的酗酒、不忠、甚至是身体上的虐待而忍气吞声,因为他们害怕,反抗丈夫就会离开自己,背后隐藏的是对被抛弃的恐惧。
依赖型人格不会做出自我毁灭性行为。
十一、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追求完美。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过于追求井然有序,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比如会花很多时间让事情的过程变得精准有效——精密组织、遵循规则、列清单和进度。
因为他们不能抓住最重要的事情,而是在细节的计划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他们会花上好几周几个月时间来为家庭旅行制定计划,决定家庭将看些什么,每天白天晚上在哪里吃、在哪里睡,然后根本无法从旅行当中获得快乐。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总是“工作第一”,但当他们做出的决策与最后实际效果不符时,他们在情绪上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当然另一面完美主义者在工作当中也会相当成功,但是他们要以个人生活的无趣作为代价。所以他们通常会带来一些不顺,比如离婚,孤独、引起抑郁症。
十二、抑郁型人格障碍。
抑郁型又称绝望型人格障碍。略。
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儿童少年期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离尚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人格障碍。关于人格障碍流行学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某些机构如监袱、福利部门中的发病率高;Langer和Michael认为最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生率较最高层大三倍;Leightons则认为社会秩序混乱地区的发生率较安全地区的总发生率大三倍。
[病因与发病机理]
迄今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在素质基础是在素质基础上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资料提示先证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双生子与寄养子调查结果都支持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的观点,但家庭、社会环境及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二、脑发育因素: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型性格障碍的人有较多的神经系统软体征,神经心理学测验也提示轻微脑功能损害。脑电图显示与年龄不相符的不成熟型,Williams发现常有攻击行为的男人中,57%具有异常脑电图,且多表现在前颞区,他认为问题可能在肉状态激活系统或边缘系统。
三、环境因素: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大脑发育未成熟,有较大可塑性,强烈的精神刺激会给儿童的个性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不合理教养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缺乏家庭正确教养或父母的爱记是发生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Patridge强调病态社会的不良影响,他认为健康的社会是避免发生精神破裂的屏障,恶劣的社会风尚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均可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与人格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和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对喜事缺乏愉快感,对人冷淡,对生活缺乏热情和兴趣,孤独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与人来往,因此也较少与人发生冲突。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三、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的人格障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为主要特点。发作没有先兆,不考虑后果,不能自控,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发作之后能认识不对,间歇期一般表现正常。
四、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
五、表演型人格障碍:以高度的自我中心、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语和行为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情感浮浅,易受暗示。
六、悖德型人格障碍:又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这种人感情冷淡,对人缺乏同情,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爱;易激惹,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内疚,缺乏罪恶感;因此常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虽屡受惩罚,也不易接受教训,屡教不改。临床表现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病程和预后]
多数学者认为:随年龄增长,幸免有逐渐趋向缓和的倾向。Tolle发现人格障碍的病程经过不一致,约1/3发生社会退缩和不断增长的不正常;1/3在适应环境能力方面有轻度改善;1/3的精神活动仍有部分受损。Whiteley指出有下列情况者预后良好:①既往在学校学习成绩良好者;②既往工作和人际关系良好者;③伴有情感体验能力者;④参与其所属社区各项活动者。也有报告:到晚年因暴力和自杀而亡者较多。
人格障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要符合下述三项:
1.有特殊的行为模式:表现在情感警觉性冲动控制感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与众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具有的特殊行为模式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不限于精神疾病发作期
3.其特殊行为模式具有普遍性致使其社会适应不良
二严重程度标准:符合下述两项之一:
1.社交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2主观上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现年18岁以上
四排除标准:人格障碍不是由下列疾病引起:
1严重躯体疾病;
2脑器质性疾病;
3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4.严重的或灾难性精神刺激
人格障碍应该如何治疗?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应持积态度进行矫治
一药物治疗: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焦虑表现明显者可选用苯二氮类抗焦虑药伴有脑电图改变的暴发型人格障碍可予抗癫痫药碳酸锂对有冲动或攻击行为者有效
二精神治疗:在精神支持性治疗基础上的行为治疗或通过参加治疗性团体(又称治疗性社会)组织的活动以控制和改善其偏离的行为
三精神外科治疗:颞叶切除或立体定向手术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碍的表现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实践证明: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和锻炼适当的劳动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人是有益的处罚很少见效提高素质和改善环境是预防人格障碍的主要措施也是十分艰巨和长期的工作
最初人格障碍指的是使他人不便、烦恼或蒙受损害者,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后Schneider以“害人害己”来概括此类人。近年发现有的人格障碍患者并不贻害他人,仅自己经受痛苦,如强迫型人格障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分裂型、强迫型、表演型、反社会型、焦虑型等。各型均有一些特征,目前认为人格障碍是异源性的集合体。
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过分警惕与防卫,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往往将自己的挫折或失败归咎于他人。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以社会隔绝和情感疏远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他们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缺乏性兴趣,体验不到愉快,情感平淡,沉默寡言,孤单。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他们具有过分的情绪表达以引起他人注意,对人情感肤浅,说话装腔作势,诱惑或挑逗行为却缺乏性欲,易受他人或环境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不断渴望受到赞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经常发生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患者在儿童少年期(15岁以前)即见端倪,表现为品行障碍如离家外出,与人斗殴,伤害动物,毁坏他人财物,经常说谎、偷窃等。成人(18岁以后)出现不负责任的或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他们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吸取教训,无自知之明。
焦虑型人格障碍?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他们回避社交,特别是涉及较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自感无能,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人格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可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易发生违犯社会法纪行为。据对监狱和少教所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和成年人罪犯中,反社会人格占半数左右。
人格障碍父母以其偏离行为必然对子女产生有害影响,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对子女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父母患表演型人格者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适应。父母一方患强迫型人格障碍,其子女常表现有间歇性排便控制不良,反社会人格双亲的子女有较高的精神科转诊率。父母间感情不和和家庭暴力所致的有害作用已得到公认。反社会人格父母的男孩常有品行障碍和严重违纪犯罪行为;他们的女孩性不检点,过早成婚,对所生的孩子缺乏热情,表现焦虑,常责骂或殴打自己的孩子。精神上扰乱儿童的父母有焦虑者,并不少见。如父母患有恐怖症,子女也可出现怕上街和夜惊。
人格障碍的治疗是困难的。他们较少主动求医,而且目前的治疗仅可改善一时性的精神病发作,减轻社会和情绪功能不良或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对他们进行管理。药物治疗时,人格障碍的一些症状有效,然而没有哪一种药物是普遍有用的。心理治疗必须个别化进行,而且不同类型人格障碍应采用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父母的爱护、悉心照料和正确教养以及良好的环境,可减低人格障碍的发生。儿童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一些性格倾向经适当的教育可以纠正,如听之任之,发展下去可出现不正常人格。
人格(personality)或称个性,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人格差异,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模式。或者说,人格给个体的行为打上了独特的烙印。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成分。其中性格为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于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重要组成部分。气质俗称“脾气”,主要指由于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影响,形成一般较小的特征,如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以及动作反应的敏感迟钝,就属于气质范畴。它不能决定人格特征的内容,只能使人的人格带上一定的色彩。
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不但可以预测个体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为反应,而且,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例如,近代研究表明,A型行为与冠心病明显相关,被认为是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精神病学临床上,病人的人格不仅决定了他患病后的行为,而且为某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准备了基础。例如,强迫症病人常有某种焦虑、刻板、固执、自信不足的精神衰弱人格,癔症病人常有情感不稳、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的表演性格。有时,人格所表现的独特行为方式可能和精神疾病混淆起来,导致论断错误。
人格的差异有不同的程度。有些人的人格较为健全,在面对应激性事件时,依然能够很好应对。有些人的人格较为脆弱,在应激性事件作用下,易于发生神经症性障碍。对于细小的事情总是忧虑的人,在困难的情境中更容易产生焦虑障碍,而相同的情境对其他人却没有这种影响。如果人格更为脆弱,那么,异常行为可能在没有应激性事件的情况下出现。有时,这种异常行为表现非常明显,以致难以判断这些行为是由于人格还是由于精神疾病所致。
人格和疾病在概念上的区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但这种区分并不都容易。核心在于能否确定行为异常的病程。如果一个人以前行为正常,以后产生了异常行为,他被认为有病。如果他的行为以往和现在一样反常,他被认为可能有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这种区分在行为改变急速显著时容易做到,如急性躁狂症。但在行为改变缓慢不显著时,这种区分就有困难,例如,某些精神分裂症。
由于人们的人格特征存在许多差异,于是就产生了人格类型的概念。C.G.Jung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类。孤僻好静,自负清高、不苟言笑、不善交友、不爱劳动、不肯合群、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冷淡、胆小怕羞、生性多疑、多思多虑、怕负责任、有时想入非非、脱离现实,是“内倾”人格的典型特征。而“外倾”的人格特征则与此相反。Kretschmer曾将病人的人格、体型与所患的精神病联系起来研究,提出了所谓“分裂症型”和“情感性循环型”两种。实际上“分裂症型”类似Jung的“内倾型”,“情感性循环型”类似“外倾型”。他认为内倾人格患病多为精神分裂症,而外倾人格多为躁狂抑郁症。
专栏24-1个性心理的问题(一)
传统的普通心理学是把人的个性心理排斥在外的。因为传统的普通心理学是分门别类地研究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规律,而个性心理学则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人与人在心理活动方面不是完全一样的,无论那种心理过程都不可能不带有个人的特点,从简单的感知觉到复杂的思维活动,个体差异是无所不在的。尽管传统心理学在处理实验资料时把个体差异作为偶然因素加以消除,但是,在使用由此而得出的一般规律观察和分析具体人的心理过程时,几乎没有一个完全符合这种一般规律。这就是说,人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上是无法消除的。这就是说,普通心理必须有个性心理给以补充才能正确地描述人的心灵世界。
个性心理学同样无法脱离传统的普通心理学,因为如果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哪些相同和相似,也就无法知道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差别。个性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虽然侧重于分析人的个性特点,但这种研究和分析的目的只是企图把人按心理品质分门别类,最终还是要进行归纳。例如把人的气质分成若干类型或者把人的思维活动按特点分成几种型式等等。这似乎是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另外,个性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的是直接取自普通心理,有的是修改后的普通心理方法。这就是说明个性心理的研究只是从另一方面、另一角度去探讨人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过程是普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两种角度的研究必然是相辅的。这就注定了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趋势必然要把传统普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密切结合起来。只有如此,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全面理解。
上面所说的是传统普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的关系。下面我们讨论个性心理的理论问题。
关于个性的理论是五花八门的。1978年霍尔的《个性理论》一书列出十二种,其实,实际上存在的还要多。不管个性理论有多少,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各种个性理论都是对人的本质的另一种描写,也就是说,对人的本质所持的观点直接决定着对人的个性的看法。例如,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物性时,个性理论必然是本能决定论或刺激条件决定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我意识时,个性理论就必然是是认识决定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性时,个性理论必然是社会文化决定论。
上述说法并不是凭借想象所做的推论,而是由心理学史所证明了的事实,为了使人们清楚这一事实,下面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主要个性理论做一简述(表24-1)。
表24-1六种主要个性理论的简要说明内容简要
理论派别个性形成的动力个性结构或内容个性异常的原因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的个性理论无意识性本能一力比多“本我”-生物成分
“自我”-心理成分
“超我”-社会成分儿童时期心理性欲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挫折和压抑人是受本能驱使的,但也受社会文化制约弗洛伊德(S.Freud)
因素论的个性理论“能”与“外能”交互作用。“能”是先天的,表现为欲望。
“外能”是社会文化进入经验而形成的“根源特性”个性是诸多特性的结合体,但不是机械累加,关键的特性分两大类:
1.表面特性;2.根源特性。表面特性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源特性是潜在的1~5岁这一发展阶段上受到阻碍是致病的关键。但一生中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人是以先天心身素质为基础,不断顺应环境要求并获得发展与生存卡特尔(R.B.Cattell)
个体心理学的个体理论两类机能自主系统
1.以生理为基础的持续性机能自主系统;
2.由兴趣、爱好、态度、生活方式等高级过程组成自主系统积极的学习对个体形成起重要作用
个性是发展变化的结构,动机系统是个性的核心,以此核心为基础形成人的各种特性-独特的活动动机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出现障碍人受遗传气质、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人按动机系统去追求目标;尽管目标可能达不到,但追求本身可以赋予动机以统一性,使生活有意义。奥尔波特(G.W.Allport)
H.A.默里的个性理论脑的结构与机能需要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接受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并提出个性中还有第四个层面,即自我理想(对未来某一时刻的自我想法)
个性由内部过程(记忆、意识、幻想、计划、目的等)和外部过程(主动适应环境的行为)组成承认弗洛伊德的情结是致病原因,并补充稳退情结(希望回到胎期的安逸)和尿道情结人在本质上是生物性的,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H.A.Murray)
罗杰斯的个性理论(自我论)自我实现
趋向自主、摆脱外力倾向自我和经验的统一体经验受到歪曲。经验与自我不协调。对潜力的估计与现实不符。
意识到自身价值人是自我与经验的统一体,可以独创地适应环境,以最大限度的和谐与他人相处罗杰斯(C.R.Rogers)
行为主义与个性问题环境刺激和强化否认内在个性倾向和特性。
人之间的差异是环境条件不同造成的不良环境刺激和强化人是动物华生(J.B.Watson)、赫尔(C.L.Hull)、巴甫洛夫(I.P.Pavlov)
除了上面表中列出的几种个性理论而外,还有许多种关于个性的理论说明。其中,近年来对心理学影响较大的应是存在主义观点对人和人的个性的解释。
存在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心理学体系,它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哲学。由于这种哲学对于人的本性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特别是对人的意识功能有自己的解释,所以在欧美对心理学有颇深的影响。就个性学而言,它强调心理之动力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潜能”,是有意识的选择和自我实现。人作为“存在”,是有意识地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是由“环境”(物理的和生物的环境),“共境”(人类社会)和“我境”(自己的意识或内部世界)组成。由于人能意识到自身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所以它就能依靠对世界的作用而左右自己的未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不能把人归入某种类型。人对自己的未来,可以充分自觉地进行选择。所以,人必须对后果有充分意识,选择应是非常诚实的。由于人在幼年或因共它缘故经验不足,这时做出的选择可能是不正确的或不恰当的,这种错误选择就是造成焦虑的原因之一。人自身的极限可能在“非存在”(没有意识,也无法左右自己未来的物理世界)中察觉到,这样就产生了对非存在的恐惧。由于失去信仰而逃避焦虑,最后导致自我异化,这也是心理变态的原因。
从上述各种个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强调生物本能的方面,一类强调环境和学习的方面,一类则是强调人的意识方面。很难说它们都不对,因为毕竟把握住人的某一方面,也不能说它们很对,因为都有失于片面。
表24-2各种个性分类的简介
侧重生物属性的个性分类
侧重社会属性的个性分类侧重心理或精神属性的个性分类综合生物、精神属性的个性分类综合、社会、精神属性的个性分类
图书信息
书名:人格心理学
作者:(美国)Jerryburger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ISBN:9787501973422
开本:16开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
《人格心理学》(第7版)围绕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人格理论流派,对有关人格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人格心理学(第7版)》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融人了丰富的生活案例,并穿插了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自测题,帮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基本信息
书名:人格心理学
作者:许燕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ISBN:9787303095537
开本:16开
定价:58.00元
内容简介
《人格心理学》讲述了:人格心理学是我的博士导师张厚粲为我选择的专业方向,当我刚做一名心理学教师时,张厚粲教授把我介绍给我的硕士导师高玉祥教授——我的专业引路人。我记得张厚粲先生在向我介绍人格心理学时,告诉我:人格心理学是一门“难做”的领域,研究它的人很少,一些老师进入后又离开了,她希望我能够喜欢它。张厚粲先生最先给了我一个坚守的信念,在这个信念下,我由迷茫渐入喜欢、热爱,并将人格心理学确定为我终生坚守的研究领域。高玉祥教授以其严谨、博厚、开放、亲和的学术人格魅力,一步步地将我带进人格心理学领域。进入到这一领域后,我越来越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宽广的学科。编写一本人格心理学教材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可能是奢望太高,此书迟迟不能出手。这本书最初是在2003年开始动笔的,2004年初完成第一稿,因不满意而不停地修改,有些章节甚至推翻重写。邀一期间又由于从事学校层面的繁忙工作而无暇顾及此书,直至2008年的春节,才又重拾书稿,安心撰写。这四年的每个春节,我都是在电脑前度过的,没有娱乐,没有昼夜,但内心很充实,有学术的价值感。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职业选择在心理学事业上,我的事业追求在人格心理研究中,人格心理学已成为我人生奋斗的方向与资源。基本信息
2008-4-2613:09人格心理学
【作者】:(美)JerryBurger著;陈会昌[等]译
【丛编项】:心理学丛书心理学导读系列【装帧项】:简装26cm/389页
【出版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ISBN号】:9787501930593/7501930597
【原书定价】:48.00
图书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人格研究的理论,主要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展开论述,并加以客观、公允、生动的分析,同时对其它分支理论、学说和流派也都有所涉及。阅读本书,读者将能了解科学心理学在人格研究领域的全貌,并对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理论、人格心理学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前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本书叙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以概念介绍新理论,而是从生活实例出发,极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很注意本书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或穿插报刊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或给出若干自测题目,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读来既有用,又风趣。本书不仅适合从事心理学工作或学习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阅读,也必将为大众读者所喜闻乐见。
图书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及评价
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及评价
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八章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第九章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十章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第十一章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十二章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第十三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十四章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第十五章认知流派:理论、应用和评价
第十六章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第十七章几点结论书名:新编人格心理学
ISBN:781079413
作者:陈少华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定价:33
页数:0
出版日期:2005-4-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谈论一些与人格有关的话题,如“某某很有个性”、“某某有暴力倾向”、“这是一个不合群的小孩”、“近来她常常做噩梦”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人格心理学家有什么看法呢?他们是如何进行人格的科学探讨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人格的本质问题的?人格会遗传吗?有创造性人格存在吗?……所有这些问题不仅为心理学家所关注,而且也是每个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本书使人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努力反映国内外人格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将人格置于一个更为广宽的背景下进行探讨。
本教材按照人格心理学学科的逻辑顺序分成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格心理学概要。包括人格心理学有在人格本质问题上的见解、人格的理论解释、人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主题与任务、人格发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以及具体问题,并对决定人格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二部分是人格理论的进展。包括传统的五大人格理伦,即精神分析论、特质理论、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以及人格的认知理论。在对这些理论作扼要阐述的基础上,我们尤其关注这些理论最近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第三部分是人格的应用研究。这是当今人格心量学中异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人格与现实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主题,该领域包括人格与健康、人格与疾病、人格障碍与治疗、人格测量与评估等众多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研究能否为普通大众理解和接爱关键取决于人格的应用研究领域能否广泛和深入。
第四部分是人格研究的领域,包括人格的专题研究与交叉研究。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人格研究的内容包罗万象,潜意识,性与性别、攻击性、自我、气质等者是人格研究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不仅如此,在人格与智力、创造性等心理学从多领域的关系中,在人格与文化、进化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中,人格总是成为焦点。
目录:
前言:人格奥秘的科学探索
第一部分人格心理学概要
第一章人格的科学研究
第一节人格的界定
第二节人格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人格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与传统
第二章人格的发展
第一节人格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人格发展的问题
第三节人格发展的历程
第四节谁来决定你的人格
第二部分人格理论的进展
第三章心理动力学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三节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第四节新弗洛伊德理论
第四章特质理论的范式
第一节特质及其早期研究
第二节人格特质的结构理论
第三节特质研究的新进展
第四节特质理论的应用与争论
第五章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第二节人格与学习
第三节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
第六章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第二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
第三节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
第四节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
第七章人格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人格与认知的整合
第二节人格的认知方式理论
第三节凯利的个体建构理论
第四节认知一情感人格系统
第三部分人格的应用研究
第八章人格、疾病与健康
第一节人格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节A型人格与冠心病
第三节其他人格类型与疾病
第九章人格障碍与治疗
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论
第二节人格障碍的分类与症状
第三节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第四节人格障碍的其他疗法
第十章人格测量与评估
第一节人格测量与评估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人格的自陈式问卷
第三节人格的投射测验
第四节人格评估的其他方法
第四部分人格研究的领域
第十一章人格的专题研究
第一节潜意识
第二节性与性别
第三节自我
第四节气质
第十二章人格的交叉研究
第一节人格与文化
第二节人格与进化
第三节人格与智力
第四节人格与创造力
回顾与展望:一种人格科学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记作者:王伟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版次:1页数:536字数:869000印刷时间:2011-1-1开本:16开纸张:胶版纸印次:1ISBN:9787117136211包装:平装内容简介:人的心理及相关活动中,认知模式、情感类型及行为分类都受到来自人格特质的影响。《人格心理学》着重从正常人格到异常人格(人格障碍),来揭示正常人和人格障碍患者特征性模式的来历、表现和走势。从整体结构上,《人格心理学》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人格研究简史、人格的成因及发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进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人格的结构、功能和测评;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人格障碍的基本分类、流行病学特点、病理机制、心理与药物治疗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图书目录:第一章人格与人格研究简史
第一节人格概述
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研究简史
第三节社会背景下的人格
第四节人格结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人格形成因素
第一节遗传与生物因素
第二节环境因素
第三节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人格的发展
第一节人格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节依附理论
第三节人类的本性与个体差异
参考文献
第四章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Freud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新精神分析理论
第三节客体关系理论
第四节认同与自体心理学
参考文献
第五章人格特质理论
第一节Allport理论
第二节Cattell理论
第三节Eysenck理论
第四节五因素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第五节人格特质论的相关研究
第六节对人格特质论的总体评价
参考文献
第六章人格的行为和学习理论
第一节人格的行为主义理论
第二节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人格的认知理论
第一节人格认知理论概述
第二节Kelly理论
第三节Mischel理论
第四节认知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第五节认知理论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八章人格的人本主义理论
第一节Maslow理论
第二节Rogers理论
第三节应用与评价
第四节人本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九章人格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人格理论中的整合
第二节整体交互作用论
第三节人格理论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章人格中的性别因素
第一节性别差异
第二节性别差异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人格的结构
第一节十六因子模型
第二节大三因子模型
第三节七因子模型
第四节五因子模型
第五节其他人格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人格的功能
第一节一般功能
第二节人格与健康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人格的评估和测量
第一节人格测评概述
第二节统计学评价指标
第三节自陈式人格问卷
第四节投射测验式测评
第五节其他人格测评工具
第六节人格测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人格障碍概述
第一节人格障碍的概念和定义
第二节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概况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人格障碍的特征和共病
第一节人格障碍的特征
第二节人格障碍的共病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人格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一节关于临床诊断的说明
第二节偏执型人格障碍
第三节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第四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第五节边缘型人格障碍
第六节表演型人格障碍
第七节自恋型人格障碍
第八节回避型人格障碍
第九节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十节强迫型人格障碍
第十一节其他人格障碍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第一节精神分析疗法
第二节辩证行为疗法
第三节集体心理治疗
第四节家庭疗法
第五节支持疗法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心境稳定剂
第二节神经阻滞剂
第三节抗抑郁药物
第四节抗焦虑药物
第五节人格障碍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人格障碍的住院治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部分住院治疗
第三节住院治疗中的心理治疗
第四节部分人格障碍的住院治疗原则
第五节人格障碍的治疗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人格障碍的司法相关问题
第一节人格障碍与犯罪
第二节司法鉴定中的人格障碍相关问题
第三节人格障碍的伦理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作者:郑雪主编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9-1
ISBN:9787810798723
作者简介:郑雪,男,1957年5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成长于四川高县来复镇。1994年在华南师范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学校心理学分会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长期从事人格与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近年来重视幸福心理、健康人格等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探索,发表著作30余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成果奖6项。
图书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人格心理学的重要派别及各种理论的根源和发展状况,介绍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及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自我概念,人格障碍,防御应付类型等;介绍人格测评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图书目录: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节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三节人格心理学理论第四节人格心理学方法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第三节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第四节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量与应用第三章新精神分析第一节个体心理学第二节自我心理学第三节社会文化论第四节新精神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第四章特质论第一节奥尔波特的特质论第二节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第三节大五人格因素研究与应用第四节特质论的测量方法第五节特质论的争议与评价第五章生物学论第一节集体潜意识论第二节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第三节行为遗传学第四节进化心理学第五节人格的脑生物基础研究第六章行为学习论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论的兴起第二节操作性条件反射论第三节刺激一反应论第四节社会学习论第五节行为测量与行为治疗第七章交互作用论第一节社会文化与人格的交互作用论第二节压力与需要的交互作用论第三节环境的作用第四节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第八章人本论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第二节马斯洛的需要论与自我实现论第三节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第四节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第五节个人中心疗法第九章认知论第一节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第二节个人建构理论第三节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第四节人格的认知因素第五节认知疗法第十章积极心理学第一节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第二节幸福与人格第三节健康与人格参考文献后记书名:人格心理学
原价:68.00元
作者:黄希庭著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9-1
ISBN:9787533832650
字数:750000
页码:736
版次:1
装帧:精装
商品标识:7391414
简介:本书是一本导论性质的著作。任何一本导论性著作都不宜试图包罗万象,但应当全面地阐述该学科领域基本理论。本书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本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反映当代新近研究成果,以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研究视野对人格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著作。为此,著者尝试着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一些努力:第一,在结构体系上,力求兼容人格研究范型和研究专题的内容。第二,在观点评价上力求公允,以符合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综合研究取向。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多范型的学科,无论哪一个研究范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第三,在资料选取上,力求反映新近的研究成果。所有本书引用过的研究资料都列入参考文献。人格心理学在国人的研究中还相当薄弱,目前尚难以撰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心理学著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