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的起源和传说(谁创造了河图洛书)
在文献中,河图可以追溯到《尚书》和《论语》,而河图洛书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词》中。《系词》原文如下:
它是天生的神物,圣人就是它;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容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生神物,以及圣人制定和使用的规则;天地的变化应该由圣人来效用;如果天空垂下来展示大象,呈现吉凶,圣人会用它来模拟。
在黄河中出图,在洛水中出书,圣人根据它制定规则。因此,很容易有四象,目的是呈现给我们;用词告诉我们;设定好坏,目的是做出判断。
后人根据本段“河出图,洛出书”总结出河图洛书,其中河出图称为河图,洛出书称为洛书。
那河图洛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竹书年》说:“龙图出河,龟书出洛,红篆教轩辕。”这篇文章透露了几个信息:一、河图洛书,一个来自河(即黄河),一个来自洛(即洛水)。
2、河图为龙图,洛书为龟书;3、“红篆”应分别对应龙图和龟书。龙图是红色的,也就是红色的。龟书是用篆书写的。由此可见,河图洛书实际上是一本书,河图为图,洛书为书。
四、河图洛书授予古代圣王黄帝,也就是说,河图洛书出于黄帝时代。
由此可见,河图洛的书本来是一图一书,但后来被普遍认为是两幅不同的图:一幅是十数图,一幅是九数图。九数更像是对龟背的描述。
元代吴澄的《易汇言》说:“河图人,羲皇时,河出龙马,背后毛,后16、前37、左38、右49、中50。以旋毛的星点为例,称之为图。羲皇以画卦为生。
洛书人,禹治水时,洛出乌龟,背之拆文,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右二,前四,后六,后八。以书画等拆文为例。禹从一到九,属于叙洪范畴。”
显然,吴澄的《易汇言》和《竹书时代》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易汇言》认为河图洛书出于不同的时代,一个是伏羲时期,一个是大禹时期;其次,《易汇言》认为河图是图,洛书也是图。
其实这种观点早在宋代就定型了,所以元代的吴澄这么想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易汇言》中河图和洛书的数字排列形式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河图洛书是一样的。
然而,他在这里解释了河图洛书的载体,分别是龙马和乌龟,它们都是背上的图案。
龟背就像一个天生的九宫格。如果把龟背的分格分成九个格,那么按照九数洛书的数字排列填满九个格就成了天然的九数洛书,这可能是古人在龟背中灵感九数洛书载体的源泉。
由此可见,河图洛书应该是一个神话传说,一个来自黄河,一个来自洛水,都是从河里出来的,从名字上理解出来的。起初,河图应该是一幅画,洛书是一本书。
但在宋代,有人画了河图洛书。因此,宋代以后,河图洛书变成了一幅画。其中一幅是根据九个数字画的,另一幅是根据十个数字画的。
两幅图的基础几乎都来自《系词》对天地数的描述。通常,在朱之前,九数图被用作河图,十数图被用作洛书。
但在朱之后,两者颠倒,十数图被视为河图,九数图被视为洛书,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