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heyongzhong2023-12-24172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http://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2


【关键字】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 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中形成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已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脉中,其对于维系民族团结、培养民族精神以及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内容



1.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都曾激发过无数爱国志士的奋发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道德品质。



2.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强调国家、民族利益至上,表达了为国分忧、报效祖国的精神境界,是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教材,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3.人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蕴藏着人本注意精神,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肯定心性向善,注重人的修养。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对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不够重视,重“术”轻“道”现象严重,学生过分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2.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比较淡薄。目前高校中确实存在诸如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奉献精神减弱、失信现象等违背了传统的道德规范的现象。另外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也是造成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比较淡薄的主要原因,导致学生盲目认同和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从而怀疑甚至否定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当代整个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都不够重视,造成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三、现阶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高校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路,通过文化重建、价值重建和生活重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转型期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等,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当今在校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许多人从小娇生惯养,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能力。



3.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都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有助于激发、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途经分析



1.增强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课程内容。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教教育中,提升其当代价值认知,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传授,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



2.增强大众媒体的重要途径作用。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随着大众传媒的渐次发展,已成为高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对学生大众传媒知识接受的引导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



3.开展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思想落实在行为活动中,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要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将其融于教育理念、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打造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总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应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与社会责任,担负起引领社会价值导向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徐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2]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3).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3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张丹(1982- ),女,四川达州人,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6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重庆邮电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对‘90后’大学生党员信仰重塑的思考”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2012-8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69-02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①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担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更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②运用精髓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贵资源把大学生凝聚和团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对于大学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自身的成长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冲击和弱化了大学生的爱国思想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和随之而来的现代通信、传媒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受到严重冲击。受西方国家大肆吹捧的“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 等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自己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面临汹涌而来的外来文化,部分大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腐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下,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西方发达国家盲目崇拜,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节。此外,受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国情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混乱,认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减弱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



(二)我国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爱国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受到了严峻考验。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唯利是图、利己主义,这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经济的开放性和思想的多元性,社会不正之风的盛行,导致当前社会价值观发生错位,一些庸俗、低级的处世哲学直接、深刻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致使部分大学生迷茫、困惑,丧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忘却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此外,网络文化的盛行,尤其是一些国际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影响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甚至让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怀疑。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



1.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面临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却不够平衡。部分高校未能认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在日常工作中也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已不适应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因此,日常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有待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某一环节的断裂或缺失,都会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效果。目前,部分高校主要通过正面灌输这一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让思想相对独立,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部分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过于抽象、笼统、空泛和沉闷。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当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地位的认识不到位,出现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中的效果。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爱国思想、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的有机统一,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祖国的认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巨大的哺育功能,对引导、教育、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大学生践行爱国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儿女繁衍发展并创造出先进文化的丰功伟绩,因此,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了解,增进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起源和思维特征、古代先民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加深大学生对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体会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记载的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用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谱写出的民族品格和民族英雄气概,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又是激励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形成的民族自强精神、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则有利于激发出大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践爱国之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崇高民族气节,吉鸿昌慷慨赴死的爱国决心、陈嘉庚倾囊兴办教育的爱国情感、焦裕禄一心为民的报国之心、邓稼先默默献身国防建设的报国志愿等感人肺腑的爱国故事,都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这些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身上所蕴藏和表现出来的赤诚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鞭策大学生将自己真实的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理论结合起来,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还有利于鼓舞大学生将爱国的理想转化为具体行动,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但其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1.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我国高校通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还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且过分侧重近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然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不仅蕴含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还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因此,高校在充分挖掘和提炼的基础上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不仅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还有利于优化、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2.用优秀传统文化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厚重的历史感而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为全体成员认同、接受、内化。因此,高校可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如《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语》选读等)、系列专题讲座的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生的课堂,或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中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等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大学生开展民族历史、国情、民情等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起着感染、启迪、陶冶、塑造大学生的作用。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中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场景和细节,让大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



高校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校史馆、校内的纪念馆和校园景观中,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形式(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展板、橱窗、横幅、标语、路牌等)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通过邀请在传统文化方面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征文比赛、书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通过占领互联网阵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通过加强学校教职员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引领、示范和表率作用,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群体有其独特的个性,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甚至有时会给他们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综合素质,为此,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若能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既有利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又有助于将爱国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高校可依托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底蕴,运用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切身感受当年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的艰辛时,还可以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家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升华爱国情感。可借助校内各种学生社团,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贵资源,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文化艺术等活动, 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性认识,增强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爱国情怀的意识,从而激发出践行爱国主义的自觉性。此外,还可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五四、“一二・九”运动等重要事件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让大学生既切实体会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又增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四、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一)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烙有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故具有浓厚的民族性,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性无疑也是其固有特征之一。但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级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让大学生产生狭隘的民族意识(如部分大学生盲目抵制外国产品,鄙视或者仇视外国人等),应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观念,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等关系。



(二)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



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德育功能,但每个时代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因此,现阶段要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把学习优良传统作为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还要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时代特色和需求,有目的、分层次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教育,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精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内容,但当代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思想特点和主体需求,因此,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国情,遵循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和当前社会热点,精选对大学生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并自觉把爱国情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实际的爱国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注释]



①②罗国杰,夏伟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41.



[参考文献]



[1]黄高锋.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0(3).



[2]杨帆.“90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文教资料,2011(9).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4


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10月14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想取得良好的指导效果,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马列主义具体应用于实践,化为方法,在实践中实行它,丰富和发展它。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践也主要是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大学生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领会: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传播和发挥作用,不可能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按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任何一种作为“文本”的理论、学说、观点等等只有在一定的背景或“前结构”中才能被理解和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必然的。同时大学生应进一步去深刻理解并自觉地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这种结合是指理性光辉照耀下的、通过主体努力才能实现的结合。具体说就是既要精通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又要精通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两者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清理,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同时也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的重新塑造。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尚书》中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以及广为流传的“精忠报国”等中华民族的爱国故事都强调着一种为国献身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几千年的中华奋斗史中亦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传承着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博精神;传承着“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不畏艰难的愚公精神、不惧的抗争精神;传承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传承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韧品格;传承着“精忠报国”的民族激情;传承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传承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悲悯情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中贯穿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学习,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中,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吸引力、实效性。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吸引力、实效性,是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之中,会使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更生动活泼,更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可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吸引力。同时,它能更好地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浸染。此外,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影响到每个人,这就扩大了其影响,使其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全面实现,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实效性。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没有做到有机的融合,课程内容显得枯燥无味。



4.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需要通过民族化来实现其世界化。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华民族化,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这必然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富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古老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中华民族化,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观点在不同时期思考与讨论的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括大致是相同的。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是经过了科学的概括和论证的;这种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原理、每一个命题之中。纵观中国哲学史,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统一的传统。如荀子哲学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荀子不仅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论》)。韩非也是一位拥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他的朴素唯物主义集中表现在天道观方而,他认为“道”是“万物之所然,万理之所稽”(《解老》)。王夫之哲学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发展的最高水平,他通过有无、虚实关系,论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国由于封建社会历史冗长,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传统也特别悠久而深厚,这种深厚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契合性。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观上的相通。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实践,马克思主义原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正确地阐明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实践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是相对于“知”提出来的,并把“知”与“行”相提并论,强调“知”必须落实到“行”中。如儒家思想主张“学以致用”;宋代朱熹立足于理学,提出“知行常相须”学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相通性。



3.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人类的理想社会是最终消灭私有制,走向自由王国,实现共产主义,获得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世界”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依据他们对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提出过各种社会理想,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大同理想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美好社会理想,它鼓舞着人们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而进行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就缘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有着共鸣之处。虽然中国“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设计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理论上,中国追求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存在共鸣,使许多中国人将两者相提并论,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人类走向“大同”。



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1.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育人,关键在教师,育人为本,关键也在教师。对教师而言,除以自己的科研成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对学生有大爱。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除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还须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贯穿教育,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自己必须知道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相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近、相通的观点,以及反映这些观点的思想、古诗、名句、寓言、故事等,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就能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资源,用最有民族意蕴的形式和风格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既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其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2.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引用、运用深入人心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观念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逻辑内容。还可采取保留传统文化的旧形式,赋予新内涵的方法,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不仅可以使传统观点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层面,而且也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例如“实事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意是指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对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命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科学解释,使得这一古老的概念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成为了我们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精确概括,也成了大学生活学活用的处理问题的一种唯物辩证方法。



3.把网络教育作为重要载体。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大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宽,教育手段也从过去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图文并茂、多媒体并用、生动活泼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从过去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转变为双向、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互联网络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可以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相结合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开展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习讨论,也可以建立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主题网站,让大学生既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那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基本价值认同的前提下,把其内在的精神理念和道德含量提炼出来,放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中把握其精髓和实质,以达到贯穿教育的目的;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并注意更多地采用民族文化的形式,从而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更加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4.运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有效途径。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马克思基本原理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注重利用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努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还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举办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重在体验的活动。如孔子诞辰日举行尊师敬贤主题活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传统主题教育活动、重阳节开展敬老主题活动等。主题活动要精心策划,富有创意,使传统文化能渗透大学生的心灵,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能在活动中得到感悟,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5.积极营造富有浓郁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对待传统与现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之一。



要积极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外部环境。用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语录装饰校园,用名篇佳句美化环境。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的品性,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其次,着力打造以修身立德为核心的校园内部环境。通过各种活动,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纪念日、各种宣传日等适时进行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既了解国际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又感悟五千年中华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课题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原理教学中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桂党高工宣[2007]82。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5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21)



作者简介:史铁杰(1967―),安徽阜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余妍霞(1979―),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多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来进行陈述,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积累起来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及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1]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也有研究者从个体与社会等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的价值实践”[3]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较为统一的观念。从时间范畴上说,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古典文化体系,从时间上界定为清晚期之前;从性质上说,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的具有稳定性价值承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具体内容上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从外在表现上说,包括了体现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以建筑、艺术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及反映民俗、风尚的动态体现。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以上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看,不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传统文化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并且势必还会将这种具有规训与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延续下去。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更是把传统文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传播,真正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师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现状



(一)对于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的研究预设



理论上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这一重要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性,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学生的认同程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否,从而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这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效度问题。我们围绕这两个方面自制了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等方面来收集信息,以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



2.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师范院校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关注传统文化在师范院校的传承情况更具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调查选取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选取了少量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4.7%。



(二)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从认知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方面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54.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2.4%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有10%左右的学生不认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另外,有66%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发挥着作用,其中19.2%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力量很强大。而在对传统文化的后继发展的认识上,有83.3%的人认为大学期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有2.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较为认可。在调查中就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有内在关联。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22.7%的人选择了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再从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来看,75.8%的学生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对于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仅有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由此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在认识上还是给予了肯定。



2.从实施效果层面看,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一般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理想,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是仅仅粗略听说,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5.4%。这说明在高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从不同学生的认识差异情况来看,学校的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从性别对比看,在调查中男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数占到其总数的58%,而女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3%。从专业对比来看,文史类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55%,而理工类这一比例只占37%。



3.从途径上看,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



从学生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途径来看,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如对于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的认识与情感,44%的学生表示是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另有45.9%的学生表示是在课外书中了解的。在问及学生“主要通过怎样的媒介接触到传统文化”时,有22.9%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有20.4%的学生回答是互联网,只有约1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接受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64.1%的学生表示很少。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没有有效的途径。从较为正式的课程角度来看,在统计中有51.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没有开设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从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仅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组织,相反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没有类似组织。从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情况来看,仅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活动。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有效传承的思考



1.在观念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要能够积极认同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主体的文化认同,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首先存在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缺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诸如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从学生方面来看,表现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获取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满足于被动、消极而零散的获取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对于所获得的有限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诸多研究者都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识问题,这种认识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是科学的评价,包括评价传统文化内容自身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就当前来说,研究者较为多数的评价意见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正在日益“式微”[4];批判的继承,这也是在践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从学校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人才培养及培育过程的重要意义,在目标预设时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与学校正式课程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有机整合。



2.在行为层面以多元、立体的方式践行传统文化



从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方式,不自觉的、被动接受,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与载体,因而,在促进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中具体的行为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造让人感受“天人合一”的学校自然环境、加强伦理规范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及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等途径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传承。[5]在此我们将传统文化的践行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相结合,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传承模式。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化传承一是要全面客观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传统,特色化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性的传统文化著作,并以中肯的态度指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6]。三是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相对比融合,即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



其次,从途径上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形成一个立体层次,包括以学校网站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校报、校刊、宣传栏、社团期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的文化传播,也包含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课程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再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评价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显现等,从而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学校立体传承体系。



再者,整合社会的媒体资源,积极利用诸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书籍、报刊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栏目或相关内容,使学校内部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生活与学习中理解与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



3.在制度层面要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保障



从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制度层面没有发现有效的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没有在制度层面体现,在实施层面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激励与制约,因而传统文化传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而无法真正落实。因此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这种制度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诸如以学分选修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常规课程体系中去;二是在学生活动层面,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对学生工作管理考评制度体系中;三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从学校的宏观办学思想,到对学院及部门的管理要求,再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都将传统文化传承在观念上、在措施上体现出来。如此,不论是宏观的方向指引还是微观的具体操作,都能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以规范、激励等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完整体系。



4.在社会层面要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高校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措施,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视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撑。



在政策层面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与引导高校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在物质层面需要必要的支持与保障。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需要特定的空间与物质设施,需要必要的经费保障,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物质支持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除基本的保障性拨款外,还可以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探索,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扬,应是作为华夏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贷。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大量外来文化的侵袭,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正被一点一点侵蚀,传统文化的教化意义正逐渐减弱。不少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是极其有限,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教师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多只是一带而过。实则这是我们思想上的一大误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必要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体会历代诸贤的思想精髓,以及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更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将二者妥善结合,并恰当地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各学科就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相应地做出了一些调整。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不再单纯地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课文篇章的理解,而是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涵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实际的教学成果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从中华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对于学生良好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传统文化的融入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来看,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塑造意义深远



不少传统文化的优秀篇章当中,都充斥着作者浓厚的爱国热情或是真挚的朋友情谊,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必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意义深远的传统爱国思想或是道义的灌输,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人格缺陷,积极改善,逐渐形成自身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优秀的爱国主义篇章除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道德情感之外,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感悟传统的中华民族劳动者的智慧和成就,感叹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我们必将更加尊敬和热爱我们的国家,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



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扩展学生的课程结构,了解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发展精髓,以及提升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和发现的领域。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分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更是底蕴深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拜读,并在自身的品德修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发现其中的精髓与奥秘。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途径,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至于如何更为妥善和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入,应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恰当使用课内和课外的教学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现有的课内教学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达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完善。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并积极运用校内的文化获取途径,如学校图书馆或是电子阅览室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阅读,有效掌握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和教育意义,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与所学的课内教学内容相联系。



(二)突出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必须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培养。只有自身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科学合理且有效地进行课程学习与探索。语文课程也是如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讲授时必须充分做到让学生自己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自身的角度其分析和体会这一传统思想的精髓。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应做到传统文化与现论的完美融合



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固然是发人深省,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也不可完全忽视现论的教育意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义妥善结合,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良策。



(四)不可忽视文学名著的教育和指导作用



我国优秀的文学著作,多不胜数,对于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名家著作的集体赏析,感受众多文学专著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教义,更好地促进自身语文课程的学习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更加合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三、结语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成果,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丰厚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已经影响并将持续影响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几乎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直接或间接地找到其思想源泉。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2014年10月15日,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刚刚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期性和规划性。2014年5月13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河北省省委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2014年11月19日,省委教育工委、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训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同志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常态化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网络阵地,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校园落地生根。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具有特殊的地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能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将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弘扬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构建和谐氛围学习先进的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教育当代中国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在国民文化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人民情操,滋养我们的心灵。要深入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永葆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的生机和活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研究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契合点



面对当代社会思想道德层面剧烈变动产生的负面效应、价值多元化相互激荡带来的价值观念扭曲等现象,要使优秀传统文化负载现代价值,必须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实际旳契合点。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叙述和创新,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根据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确立文化主题,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与实际情况的契合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阐释,以更好的指导现实。



(二)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指导纲要,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将这一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去,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传播力度,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平台,通过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辅助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人义核心价值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可以主动利用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亲身实践,锻炼客观分析能力和思维辨识能力,不断探求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例如,可以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等活动,学会适应、融入社会。同时,可以利用专长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切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正确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其精华之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依托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系。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学生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违法犯罪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思想品德已成为当前中学生最严峻的问题。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要努力开创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局面,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中学生德育教育范畴,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良好的发展。



1 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文化。其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宗法、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射覆、传统节日等等;这些在历史特殊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断地得到刷新,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气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得到传承,那些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也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被历代人们所延用。因此,传统文化被视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培养年轻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由许多民族经过互相融合后形成的统一整体。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以及“投笔从戎”,“精忠报国”的爱国行为,都在激励着无数英烈和勇士们,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2)提倡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像长江、黄河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宏伟的气度。他高瞻远瞩,襟怀坦荡,有宽容和博采众长的气慨,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兼容并包,正直无邪,公正无私,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谦虚谨慎、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造就中学生的优秀品质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注重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将世间万物看成一个统一整体,追求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在人与自然方面,传统文化讲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观;在人与社会方面,传统文化讲究“和睦共处”的基本原则;在人与人方面,传统文化讲究“以和为贵”的为人处世法则。可以看出,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2 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2.1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中国古人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是在倡导一种为国家、为集体献身的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外敌入侵事件,这种抵御外侮的行为无意识地将集体主义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坚定地维护了中国民族的团结统一,这充分地显示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两个不同层次含义,爱国主义是在集体主义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是集体主义的升华;而集体主义又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基础,是爱国主义生长的母体,不断地促进着爱国思想的提升。在中国历史上,有关体现爱国主义的名言比比皆是:清代的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强烈的为民族和国家社会而献身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情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懂得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子,不能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谋取个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运用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人的追求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更为适应。同样,集体主义观念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基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促使中学生将爱国情感转化成切实的爱国之举,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将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爱国主义实践行动中。



2.2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在这次变革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撞显得更为剧烈。这就使得我们在考虑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考虑到体现社会主义原则问题。也就是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可忽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中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动力,对于构建现代化的思想体系是不可缺少的。



2.3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中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中学生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民族精神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塑造民族的品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民族精神的主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越悠久,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就越高昂,所产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越强烈。这就决定了要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培养他们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使中国年青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情飞扬。



3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促进中学生的德育发展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事业的接班人。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伟大情怀。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发扬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



3.1加强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就是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人才,为振兴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发挥自身的优势。学校是教育的母体,教育是学校的灵魂,可以想象,教育对于学校来说其地位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对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处在一个战略性的高度看待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3.2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身肩上所负有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3.3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是整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 治国、 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这无不体现出以集体主义为主的爱国思想,告诫了每一个中学生应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整体精神,在处理一些事物上应始终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能有效地促进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样具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能有效地深化其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光有爱国情怀而没有去实践的奋斗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理论加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说明在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发扬刻苦学习、奋力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推向至高点。



参考文献



[1] 朱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思想品德教育,2005(5).



[2]唐利荣,庞坚.为学生开启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之门――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论坛.基础教育研究,2009.5.



[3] 石丽红,王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2(4) .



[4] 崔金贵.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10(4).



[5] 杨飞.优良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教育状态之研究.安徽省萧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论坛.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9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传统文化 共有 精神家园 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们不难看出,这项任务是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只有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备完成这项任务的资格和能力。



一、“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项要求提的十分及时、到位。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从“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两个方面来论证一下“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一)现实需要



首先,人类在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清楚的发现,科学的发展本身并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些难题本身还是需要文化的发展来给予解决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传统文化所内蕴的智慧都给出了很好的思维途径。



其次,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认同、接受、慕求和实践的生活理念和价值尺度。共有精神家园是共有的精神、意志、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世界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的。没有精神,只有物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同时也是不可以想象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再次,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思路,令人如沐春风,欣喜不已。文化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否有生命力与免疫力往往决定着这个国家能走多远,如果说科学的生产力是阶段性的,那么文化的生产力则是永恒的,因为她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命运。



(二)未来需要



首先,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论观念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论观念的价值,对未来新的学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论观念所构成的集体主义意识,适应了社会群体发展的需要,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和意识,在今天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仍然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培养人们形成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而且能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团结统一,共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其次,人类在追求文明和富裕的漫长征程中越来越需要可持续的发展经济,一些经济学家、文化学家等也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传统的“天人合一”“以义制利”“和而不同”的思想同样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们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精神家园”的可能性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有完成“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资格和能力。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危难境地,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消除内忧外患,解决中华民族的倒悬之危,首先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总之,中华民族进入近代后,面临着对整个民族生存方式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艰巨任务,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思潮、政治派别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归根到底都要由其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来决定。历史表明,堪当此任的只要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封建王朝内部的革新派,还是后来的资产阶级政党,都无力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其次,党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景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就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无论是中国过去朝代国家的政权,还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党派,只有在它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发展要求时,才能获得统治的合法性。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她诞生之后的28年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后夺取了全国的政权,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她从一开始就把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克服中国社会文化的危机,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



中国共产党除了具有“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资格与能力之外,她在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极大的可容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做出了许多正确的决策,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首先,我们都知道,“刑德相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刑德相养”一语中的“刑”代指法律,引申为法治;其中“德”为社会道德教化与道德提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德治。“刑德相养”就是讲法治与德治并重,两者成阴阳互补的关系。这一哲理性的观点,是黄帝法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观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观点指导下,做出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重要决策。这一方面要求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求深入进行法律宣传,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做到德治与法治互为影响,相得益彰。



其次,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认为:黎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黎民百姓的总体性根本利益为参考,办一切事情都要做到顺民心,合民意,政治生活要体现黎民百姓的根本意愿。只有明民、富民、强民,维护了绝大多数黎民百姓的根本利益,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故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得到了继承创新、丰富发展。主要有这几方面: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等等。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一生,是最彻底地实现他“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再次,中国古典哲学特别强调内因,也就是主观能动作用的问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患无位,患无所立”“为人由己,而由人乎?”中国历代爱国志士都将修身砺志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重要的前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头悬梁、锥刺股的学者;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君主,认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普通民众,由此构成了一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在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感召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做出了许多壮举。比如:伟大的长征。又比如:南泥湾精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不断取得进步,获得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建设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精神家园”的可行性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伟大工程,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恒久价值的内容,在继承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清除其中的封建主义痕迹,补充以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内容。比如:在爱国主义传统中,剔除忠君思想、大汉族主义思想、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而加入必要的国际主义的内容,做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从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群体观念”中剔除相互牵制和过分依赖的成分,而使其吸收、补充近代工业文明中的注意发挥个人作用和自我实现的内容等等。



其次,在了解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之后,要做到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的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再次,我们要大力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艺术、民俗活动、民间工艺等。我们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瑰宝。继续实施文物重点保护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濒危文物古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专门资助办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编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加强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只有切实地做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我们才能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伟大的意义,而且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伟大的意义,更在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伟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耀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化.天津:天津出版社.2004年版



[2]郑万耕、赵建功.周易与现代文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3]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6年版.



[5]葛存晋.儒道智慧与现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党的十报告提出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实、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延续,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深厚文化土壤,失去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文化土壤,涵养的重要源泉



凡事无本不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牢固的基础和根本。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的方法不可取。如果不以合理的眼光正视过去,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一)传统文化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礼仪贯穿它发展的整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将中华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追求,都是在传统文化养料的滋养下产生、发展、创新,完美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有的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追求国富和民富的统一,尤其是在百家争鸣的格局结束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以孔子和荀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学派主张民为邦本,强调富民保民。他们认为国富与民富是统一的,国家的富强不能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民富是国富的前提,国富只有奠基于民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保障。虽然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民主有本质区别,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的一些合理要素有可能成为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立论基础。



(二)传统文化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思想一向注重道德教育。儒家思想中的“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即所谓的“道法自然”。孟子提出“五伦大道”,即“父子有养,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归纳总结了要实现社会思想,家庭和睦必须遵循的五条规律。中国古代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孔子奉行“温、良、恭、俭、让”的德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社会国家的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道德养分,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赋予其新的内容与特色,要认真吸取传统文化关于思想和道德的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和潜在的时代价值,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延伸和创造性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当其冲应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不能全盘的否定,也不能没有选择的继承。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区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要把握时代特色,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延伸。同时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应遵循客观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思想。



《论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孟子.滕文公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下就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言而无信。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中华民族素有Y仪之邦之称,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礼仪文化和德性文化,过分崇尚伦理道德的现象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所显现。中国自古重伦理道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但是对法治的轻视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重礼治,轻法治”的现象在古代社会一直存在。不能否认中国古代也有“法治”思想,但是其意义却与现代“法治”不同。我们不光打破了二者对立的格局,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西方先进的法治思想,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目的,满足现代人对公正、自由、民主等权利的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对传统“礼治”文化中束缚人、压迫人的糟粕因素的超越,极大限度的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几乎每一朝代都会提倡。它曾在历史上对于减轻人民负担,增进人们幸福感方面起过推动作用。但是因为它是在一定阶级统治下产生的,因此与现代社会倡导的民主不相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不断对“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进行梳理和创造性转化。我们现阶段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了从“民本”思想到“民主”的过渡,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保障和增强人民福祉。



作者简介:陈冬霞(1993-),女,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4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发挥,充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还是现阶段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成为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焦点话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原则,最后阐述了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具体途径,旨在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提供一定得意见与建议。



一、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多元文化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高度关注



现阶段,随着世界的深入发展与不断变革,呈现出了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势态,使得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思想文化:过去的和现在的、外来的和本土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彼此产生了严重的激荡,有的互相吸纳,有的互相排斥,有的互相渗透,有的互相矛盾。对于这些情况,中华文化也不例外,在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渐突出下,使世界各国区域产生了学习中华文化的思想,由此,中华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然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也在世界上泛滥影响,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常常钻中华传统文化漏洞的空子肆意妄为的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大学生实际中也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影响。当面对文化复古主义时,大学生们显得十分的兴奋,同时却又十分的迷茫;当面对东突、达赖的民族分裂言论时,大学生们在表现痛恨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没有能力判断分裂主义分子的言论是对还是错。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西学东渐情势下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目前,虽然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主流文化意识,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但随着整个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大学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的思想,尤其是部分大学生丢掉了中华优秀的道德风尚,诚信降低、价值观扭曲严重,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浓烈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奋斗的决心、自强不息的态度,这些文化精华的价值不应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逐渐削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地位的大学生,应及时全面的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据此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生头脑,已经成为了西学东渐情势下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际需求。



二、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涉及了思想、文字、语言,礼、乐、射、御、书、数,以及书法、音乐、武术、民俗等。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虽然人类创造的一切都能纳入文化的范畴,但由于历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部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并不合适,所以应清楚获悉传统文化传播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身观的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对高校提出的本质要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并非一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传授,而是保证传授的传统文化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我国历史中一些享誉盛名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先烈、优秀人物的所作所为都能有效激励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本位、道德本位价值取向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必要的素材,孔孟等人的道德名言,教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合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的关键素材。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理念、优秀素材。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两者间的辩证统一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良好运用。



(二)贯彻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而中华民族中汉族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贡献巨大。中华民族文化体现出了多元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将其多元性全面体现,不仅将传统的汉族文化传授给学生,还应使大学生掌握了解各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朝着商品化方向发展,人们常常通过贩卖少数民族落后的文化来获得经济利益,而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重视这一点,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三、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于一体,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辩证统一。在传授中华传统文化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满足“三进”的要求。



(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2


传统节日沦为“走形式”,商家“再造”各种购物“节”,“洋节日”备受追捧



中国传统节日脱胎于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仪式和祭奠祖先、家族聚会、亲友走访等具体环节,集中体现了发轫于农耕文明的社会关系和精神特质,用家国同构的叙事,强调普天同庆,团圆欢聚,表达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大一统的精神向往。社会成员通过对传统节日各项仪式的参与,不断自我强化对文化体系的认同,实现对传统纲常伦理的涵化。这种认同与涵化,正是节日所负载的深刻意旨,是数千年来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参照系,也是维系整个文化体系、传承集体文化记忆的重要环节,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这些承载鲜明符号色彩和深刻文化隐喻的传统节日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就节日体系自身的发展而言,当下中国节日的架构与社会发展一同发生着转型与重构,社会的剧烈变动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猛烈冲击着传统节日的根基,外部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了变动的不确定性,共同解构着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使之成为毫无“节味儿”的“走形式”。



与传统节日的解构同时存在的,是纯粹以经济利益为诉求的节日“再造”。以淘宝、京东等为首的电子商务公司利用“双十一/光棍节”噱头展开猛烈的营销攻势,不断刷新单日成交额记录。2012年“光棍节”期间,淘宝天猫销售额达191亿元;2013年同期,淘宝天猫销售额再创新高,破350亿元大关;2014年的“双十一”,淘宝天猫成交量冲破520亿元,再次刷新纪录。由于正值国庆节和圣诞节之间的消费空档,这一原本的消费低迷期在资本的运作下成为“购物狂欢节”,人们的消费热情被无限激发,甚至导致购物网站页面瘫痪,物流爆仓。见有利可图,苏宁电器等线上线下一体的商家也在当天大打促销牌。各实体商场也纷纷跟进,企图分一杯羹。继“双十一”后,“双十二”也被开发成新的购物小高潮。



同时,各地依托本土资源和特色产品,将商品展销冠之以“节日”的名义,纷纷推出“啤酒节”“螃蟹节”“樱桃节”……值得肯定的是,这种“创新”有效拉动了内需,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牌,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在客观上侵蚀了节日的应有之义。种种“再造”的节日在时空上与传统节日形成“并置”,用消费替代了节日特有的延续感、神圣感和仪式感,使节日这一文化符号沦为只与某一时间节点相关的空洞化、碎片化存在,消解了民众传统意识中对“节日”的文化理解和精神向往。



“舶来”的“洋节日”近年来也备受追捧,从“万圣节”的南瓜灯与鬼怪衣着装扮,到“圣诞节”期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形象,中国俨然成了对各路来历的节日都“包容并蓄”的乐土。然而,这种狂热崇尚也演绎着另一种吊诡:尽管这些“洋节日”在中国早已司空见惯,甚至逐渐成为一些群体、家庭每年必过的“新传统”,但其文化精髓却并未伴随形式一起传达至心,而是被消费主义所稀释淹没:情人节玫瑰、巧克力热销,感恩节高档礼品紧俏……商家绞尽脑汁抛出种种名头,疯狂吸金。以最受追捧的圣诞节为例,国内民众的目光大多停留在购买圣诞树和装饰、互送礼物等浅层面,对节日缘起、精神寄托等深层意义均一知半解甚至丝毫不知,几乎从未考虑过节日背后的宗教文化意义,却出手阔绰一掷千金。近年来,每到12月24日(圣诞前夕/平安夜),各类“平安果”(用礼品袋或彩纸包装好的苹果)都以高出平常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上架,不久便被抢购一空。这种有些荒谬可笑的现象并不能用简单的“外来文化入侵”来解释,而是有着深厚复杂的原因。



节日的文化表征被消费主义解构,成为“集体烧钱日”的同义语



逐利性是资本的第一特征。资本主义为寻找转移过剩产能的新领域,创造出“消费主义”的话语迷思,将全球拖入消费社会。资本主义强势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随之大肆扩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陷入“商品拜物教”。在此种商业利益至上的市场环境中,商家与媒体在资本联姻下形成合谋,利用节日自身“赠与和戏剧性的,用之不竭的”形象特质,建构起“假日经济”等粉饰性话语,遮蔽背后的利益取向,将节日的指涉重新定义。传统节日的影响力被资本征用,全面商品化;节日的文化表征被消费解构,成为“集体烧钱日”的同义语;具有深刻隐喻的仪式也被不断简化,进而被商品消费替代:庙会成为购物游,灯会成为广告展,中秋成为巨型月饼秀,燃放烟花爆竹成为拼财炫富的手段,如此种种。



“消费主义”与“全球化”是相伴相生的,全球市场的发展打破了空间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商品的自由流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无须再借节日契机改善衣食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因此,人们对节日的期盼与过节的满足感逐渐被稀释。个人与家庭、亲友、乡邻之间的关系模式在资本的作用力下逐渐瓦解,发达的商品和服务产业链以及便捷的购物渠道替代了传统节日仪式中的亲力亲为,人们对节日的参与度和角色感被进一步削弱。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农耕文明,恪守“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对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定义完全迥异于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现代化过程中,两种文明的对接与碰撞必然导致诸多问题的显现。



传统的接续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外部性又造就了复杂棘手的现代性问题: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享有前所未有的优越物质条件,借助技术手段,劳动力被空前解放,信息传播可以轻易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人际交往的零距离不再仅停留于对未来的幻想中;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体系将人紧缚其中,使其依附于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丧失自主性与独立性。通过这种对人的异化,资本主义实现了资本自我繁殖、市场扩张和资本主义全球疆界的拓展,也割裂了个人对传统的精神延续、对社会的心理归属,沦为维系“生产―消费”过程运转的工具,丧失人的本质属性和文化认同。



此外,信息技术革命催动下新媒体(社会化媒体)的崛起,表面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身处大洋两岸的亲友可以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共度佳节,所谓“天涯共此时”。但是,节日内核的解构使这种表面上时空共享的意义大为削减,节日成为虚有其名的“空壳”,“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体验也日渐远去。同时,群发短信、微博私信等拜年新风尚虽方便快捷,但流于形式,缺乏诚意,媒介代替了面对面的沟通,超越时空的交流方式很难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隔绝了心与心的交流,丧失了“拜年”这一传统春节仪式的真正意义。现代生活方式下,每个人都成为一座孤岛。身体自由流动背后,是对人精神的禁锢;信息共享背后,情感共鸣却日渐缺失。而这种精神层面的互动和情感共享,恰恰是传统节日的根基所在。



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之上,而文化认同又以国族认同为根基。晚近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并不顺遂,国家的颓败与制度的腐朽,造成了外不可御强敌、内无法安国政的乱局。伴随对国家、制度自信的全面崩溃而来的,是对文化的深切失望。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连同其精髓一起被视为“糟粕”,变革者们转而全面拥抱西方。民主、科学、理性冲破国门的同时,西方文化也迅速风靡,西式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名流”彰显品位身份的表征,西方节日也似乎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备受追捧。



伴随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强盛,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发生着历史性改变。但是,文化上的“自我矮化”并未消失,文化主体意识并未得到相应的增强。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文化对话机制,维系传统内核的同时增添多样化的节日仪式设计,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长久生命力,使其所承载的文化隐喻、情感寄托和精神内核代代相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借鉴日韩等东亚国家的经验,帮助民众建立一种“活在传统中”的生活方式



传统节日意义的断裂实际上是传统文化遭遇现代困境的缩影。因此,对传统节日意义的接续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建构完整和谐的文化体系,从根源入手寻找破解进路。



变动的世界形势与国际格局不断对各民族国家提出新的挑战,墨守成规必然被时代抛弃,晚清时期对“圣人心法”和“祖宗旧制”的恪守所导致的体制僵化及其后来的衰落与崩塌,佐证了这一判断。然而,对传统的正当批判不等于全盘否定,而应用“扬弃”的方法去粗取精。特别是在全球化场域下,文化间的交流和激荡日趋频繁深入。当下西方文化的来势汹汹,一方面,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保持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质,确保文化安全;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住与挑战并存的机遇,借助西方文化传播的契机,挖掘传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赋予传统节日新内涵,从而建立起民众对自身文化传统足够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借鉴日韩等东亚国家的经验,帮助民众建立一种“活在传统中”的生活方式,借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寻根与弘扬,寻回失落已久的“文化优越感”,重塑文化自信。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键节点,国富民强是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需要不断追求的宏伟目标。这种对经济的推进和财富的积累,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民,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这与资本逐利性推动下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有本质的差别。为确保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在方向和诉求上的高度统一,必须培育民众足够的文化自觉,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避免在消费社会下落入资本的陷阱,在“无意识”间成为消费的工具和傀儡。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需要予以关注的不仅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与节日。一以贯之的“大汉族”式叙事亟需调整,农历春节普天同庆,“那达慕大会”“古尔邦节”“火把节”“泼水节”等更需要生存空间和传承保护。文化认同问题不仅关涉以国家为单元的主体,也关涉地方性、民族性主体。要积极推行有效的保护文化多样性政策,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足够的尊重与独立发展空间,控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国内不同文化产生的“同质性”后果,最大程度地拯救不同地域和少数族群日益衰颓的文化风貌,培育文化自信,传承节日传统,共同打造一种全民共享又切实可靠的中国梦。



文化传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积淀,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依据,也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寄托。对传统的认同与继承并非现展的阻碍,而可成为其稳固基石和丰厚土壤。传统节日是社会共同体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节日意义与文化记忆的接续是文化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重要议题,而其困局的破解则有赖于文化自觉的培育和文化自信的重塑。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3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013-02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传统优良的文化。总书记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这就突出了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即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其中包括: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致用之学。凝聚之学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兼容之学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容的胸怀;经世致用之学体现了中华民族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的优秀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观念,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只有在深厚文化传统的历史依据下和现实社会发展的要求下才能逐渐形成和完善社会发展阶段的主流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传统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的积淀,是文化的灵魂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着思想传统和文化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许多方面都必然贯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其精髓,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社会主义荣辱观也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其也就具备了中国文化特色。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思想价值体系,重点在于发展和创新。任何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会与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存在着联系,新的社会意识要建立在前人所积累的思想基础上,要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正如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当代中华传统的体现,它不是全部吸收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再创新。例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在形式上使用了中国人民的表达习惯和语言文字,在思想内容上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对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经历了历史的见证,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它就像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我们在探索,我们在实践,我们也坚信它必将是社会主义的精华。因此,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要有取舍地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乃至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荣辱观”



2006年3月,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精练简洁,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塑造了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风貌和坚忍的精神品格。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传统文化不强调个人主义,其具有注重群体和谐,肯定敬业乐群,提倡勤奋和谐、互相合作、同心协力的特点。“服务人民、团结互助”建立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准确表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必经之途,是最坚强最牢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科学,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理解,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追求科学的人,郦道元的《水经注》,张衡的地动仪,都是科学的体现,也被广大人民所认可。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意义;继承弘扬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



“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军事、政治中心地。“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及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的拓宽;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生出文化中心;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鸦片战争后,“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成为正式国名;辛亥革命后,“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传统



传,原义是指驿站,有一站一站传承之义。具有历时性和延续性,传到现在的文化是与过去的文化有联系的。统,本义是指丝的头绪,引申为系统、统一。具有空间拓展性和权威性,是指主导文化。传统不仅仅只是指过去存在过的东西,它更是指活在现在的过去,是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3、文化



“文”与“化”并列使用最早见于《易经》,《易?贲卦?象传》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汉语的“文化”是以文教化、以文治天下的意思。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指人类在生存、繁衍、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学的奠基者泰勒给狭义的文化下过定义:“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1]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内容对现世的影响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容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这些基本精神内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现在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我的观点。



1、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2]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最主要地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是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和调整自我的需求,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古人根据不同地形的特点在各地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以适应农业的发展。北方旱地种植小麦等旱作物,南方则种植水稻。这种根据自然环境的条件来不断调整适应自己需求的心理也培养了古人的一种内敛、保守的性格。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有利于世界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对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西方征服自然的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体现,如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反映出西方人心中那种要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2、以人为本的思想对社会建构与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嬗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现代社会管理方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更注重以民为本的人权管理。而在西方,将神的意志赋予在法律之中,更注重法治。



3、贵和尚中的思想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中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和”是指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宽容博大,兼收并蓄。



唐代是“儒、释、道”三教兼容并盛的时期,宽容的社会心态也造就了文人广阔的胸襟。在唐代诗人的诗歌作品中就有强烈的体现,尤其是盛唐诗人的诗作,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示自己有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决心和信心。



“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即不过度也不要不及。强调做事要把握“度”,提倡和谐的思想。



而在现代文化竞争中,西方的霸权主义推崇文化占领的策略,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而不是多样性的融合。



4、刚健有为的思想对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刚健的内涵是指一种具有持久力的不屈服于外力的进取精神。在古代就有很多仁人志士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抱负。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自己不畏艰辛苦苦追寻自己人生理想的精神;杜甫有“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抱负;汉代司马迁凭借心中坚韧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在受宫刑之后而仍坚持写成巨作《史记》。这些都是古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保持独立的人格也是刚健有为的一种具体体现。从个人来看,保持独立的人格是个人追求理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从社会来看,学校的教育应提倡“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这对当代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创新独立型人才。从国家来看,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尊严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其他各国保持友好的对外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5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5


延安文艺之所以选择戏曲作为“排头兵”是因为传统戏曲与文化层次极低的农民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它可以说是农民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体现形式。延安时期看重戏曲,倡导文艺的大众化、民族化时首先以戏曲的重新重视作为起点,是因为底层民众与民族戏曲传统的血肉联系。为了启蒙的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们采取的是绞杀传统戏曲的方法,然而由于没有提供能够取代像传统戏曲一样对民众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形式,采自西方的话剧其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与传统戏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启蒙的成效相当有限。延安时期却采取了尊重民众的习惯,采取利用民族戏曲传统并对之进行适度改造的手段,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此外,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戏曲还具有独特的“形式的意识形态”功能,它具有与民间祭祀和民间节日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民众群体集结、参与、狂欢的特点。因此,“一个建构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态、共同的情绪、共同的焦虑与向往的时代,往往是戏剧繁荣的时代。每当意识形态感到群体本质认同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因而要重温或再现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时候,戏剧便具备了繁荣的客观条件。”[1]而延安时期无疑正是意识形态感到群体本质认同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极力需要再现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时候。



延安文学与中国古典戏曲传统联系的表现



中国民族戏曲传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广大人民深厚的精神联系;二是具有丰富积极的内容;三是拥有精湛的技术。延安文艺与民族戏曲传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首先,延安文学无疑是与民族传统戏曲一样与广大人民拥有密切的精神联系。中国传统戏曲从远古时代的原始歌舞开始,经过汉代“百戏”,唐代“代面”、宋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清中后期兴起的“乱弹”等多种形态的嬗变,它结合宗教、民俗、日常人际交往活动的历史一直在绵延,它介入人们的各类活动,从而使自己也成为这些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传统戏曲与广大人民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戏曲具有着现实主义精神与浓郁的民间性。夏衍曾经在文章中说到:“在一切艺术部门中,中国戏剧是最‘即于现实政治’的一种,惟其即于现实政治,而又敢于表白民间的意见,所以它能够逐渐发达而成为具有移风易俗之效的一种真正大众化了的艺术。”[2]“即于现实政治”指的就是现实主义传统与人民性。当然此处所说的传统戏曲的现实主义传统主要是指一种创作精神,一种面对现实、与现实息息相关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严格遵照现实,“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去描写生活”的创作方法。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的美学思想指导下,通过程式化与虚拟化的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的,这就决定了传统戏曲的创作方法倒是更加接近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延安文艺无疑继承了传统戏曲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传统。如果按照通常的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界将延安文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那么延安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传统应该说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前期以萧军、舒群、丁玲、罗烽、艾青等人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家们都具有独立不倚的个性,使得他们对于现实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不只是将政治观念进行图解。他们的创作资源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切身的感受。对现实主义的坚持使得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与当时存在的严重的阶级压迫,同时也并不回避革命阵营内部的阴暗面。



“诗人创造诗,即是给人类诸般生活以审视、批判、诱发、警惕、鼓舞、赞扬”[3]这些人在“左联”时期与鲁迅有过或密或疏的交往,鲁迅的直面现实的人格与创作精神无疑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前期延安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是由具有独立意识的知识分子作家本着自己对于现实的思考,与民众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后进行创作文艺作品而体现出来的。这就类似于传统戏曲的元杂剧与明清传奇阶段,主要是当时的文人戏曲作家借助杂剧和传奇表达他们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内涵。后期的延安文艺更加讲求文艺的政治性,这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要领导广大人民争取反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以及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这一重大的现实所决定的。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4]赵树理的出现并且成为“方向”,就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后期延安文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就是通过赵树理这样的无论外在与内在都与底层民众几乎无异的思想意识出发进行的创作而体现出来的。这就有些类似于南宋时的戏文,清中后期的乱弹以及从戏曲开始产生以来一直以潜在的形态延续的民间戏形式,这些戏曲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内涵是通过民众自己进行创作表现出来的,艺术水准也许比不上文人戏曲,但与广大人民拥有更密切的精神联系。



其次,延安文艺与传统戏曲一样包含了丰富积极,富有人情味、传扬民间伦理规范的内容,它们都具有高台教化的宣教功能。传统戏曲注重对人情的开掘与表现,所谓人情大体就是“人之常情”,主要表现为人们对“饮食男女”、“人伦日用”等基本生活问题及日常事物的普遍情感态度。在传统戏曲中着重表现的人情主要有:男女爱情、民众生活中的寻常人情、英雄汉伟丈夫的人之常情、鬼怪神灵身上的人情、人际之情等。先秦优戏就已经体现的“善于笑言,然合于大道”的精神,后来发展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风化、教化传统,类于今天人们说的要具有道德教育意义。



延安文艺由于其特定的时空形态与地域政治压倒性的影响,也具有浓郁的基于人情味与民间伦理规范基础之上的宣教功能,其绝大部分作品也符合传统戏曲的价值模式、结局模式与情节结构模式。小说《小二黑结婚》、诗歌《王贵与李香香》、歌剧《白毛女》无疑是延安文艺的经典文本。试以小说《小二黑结婚》为例:《小二黑结婚》讲述的是农民英雄小二黑与美丽的村姑小芹暗地里相好已经两三年了,由于双方家长二诸葛、三仙姑以及流氓恶霸金旺、兴旺兄弟的阻挠,历经波折。在此过程中双方的爱情却更加坚贞、诚笃起来。最后通过区长的介入终于爱情得到了圆满的结局。故事完全符合劝善惩恶的价值模式,金旺、兴旺是大恶,终于被法办;三仙姑、二诸葛是小恶,最后被规劝而终于认错。小二黑与小芹追求自由恋爱勇于抗争,当然是善,终于得到了善报。故事最终当然也是大团圆结局,小二黑与小芹终于有情人成了眷属,恶人受到惩罚,落后人物受到了教育。故事情节更符合传统戏曲“才子佳人”的情节模式,才子换成了特等射手的农民英雄,佳人换成了活泼、美丽、大方、勇敢的农村姑娘,相恋———约会———遭难———斗争———胜利。其实小二黑与二诸葛、小芹与三仙姑的矛盾还可以看成是 传统戏曲家庭是非情节模式的一种展现。而区长大人介入事件,惩治恶人,教育落后人物,成全年轻人的爱情,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传统戏曲帝王将相情节模式的一种显现,此时的帝王将相是革命政权。事实上,传统戏曲帝王将相的情节模式绝大多数也是反映他们如何惩恶扬善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乡村小人物的人之常情,而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是符合民间的伦理规范。



小说更为重要的教化功能体现在:在以三仙姑、二诸葛为代表的宗教势力与宗法势力依然严峻,以金旺、兴旺为代表的封建意识形态、流氓恶势力还没有被完全清除的乡村社会,只有倚靠区长为代表的革命政权,才能战胜各种恶势力,使得符合人之常情的民间伦理规范得到合法确证,才能惩恶扬善,才能最终大团圆。而为了巩固这一切,必须要团结起来,跟着革命政权继续革命。



其他两篇经典文本几乎同样可以做如此的分析与解读,歌剧《白毛女》依然符合惩恶扬善的价值模式,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在内容上主要突出的是帝王将相的情节模式,因为文本要突出的教化目的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当然喜儿与大春也可以称得上是延安时期的新式才子佳人。民谣体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在惩恶扬善与大团圆之外在情节结构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它将才子佳人与帝王将相的情节模式处理得尤其紧密自然。其他的文本或许各有侧重,但总体来看基本符合前面提到的各种模式。可见,中国式的农民美学思想在延安文艺时期得到了肯定与提升,同时与传统民间审美习俗(此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民族戏曲传统)相结合,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与“五四”以及三十年代相比,显得尤其清新刚健,也在战时环境下发挥了积极的“战斗作用”。



再次、延安文艺也吸收了传统戏曲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精湛的技术。中国传统戏曲不同于西方写实主义话剧,在千百年来的缓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技术。在演述故事、塑造人物之时,中国传统戏曲十分倚重歌舞手段,所谓“以歌舞演故事”,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同时可以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感染,具有愉悦观众的重要作用。戏曲描拟生活对象时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而不注重形似。此外,戏曲的形式手段被组织为“程式”体系,以高度概括的表述方式凸现对象的主要精神特质。延安文艺包含很多种类的文艺形式,除了戏曲当然可以较为直接采用传统戏曲的精湛技术之外,其他文艺形式当然不可能直接全部地采用传统戏曲的技术,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整合才能化用。归结起来,延安文艺在技术手段上与民族戏曲传统有密切关联的表现在娱乐性与象征性。



先谈娱乐性。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特点正如齐如山所言,是“有声皆歌,无动不舞”,而声之歌化、动之舞化,必然要求表演的高度技艺化,场上的一腔一板、一招一式没有不包含种种技术规则与门道技巧。所以有“戏不离技”的说法。无论歌、舞、技,都是在“外化”人物内心的同时追求能够“美化”舞台形象,让观众在观览剧情的同时,可以同时从声色俱佳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无论是“戏”还是“剧”,其本义都具有闹着玩的意思,所以传统戏曲甚至也可以解释为“以闹着玩的方式扮演故事”。主要表现为插科打诨没有一部戏是没有的,丑角在传统戏曲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即使是苦情戏、冤枉戏,种种调笑成分依然可以穿去。简言之,就是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非常注重在传达剧情、塑造人物、与人教诲的同时追求娱乐性。此外,中国传统戏曲绝大部分是喜剧作品,真正意义上符合西方所谓的悲剧观念的作品真是凤毛麟角,这一点曾经在五四时期收到新文化先驱们的极力挞伐,这当然与中国民众乐天知命,视看戏为娱乐的观念有着重要的联系。



延安文学相当重视喜剧色彩、娱乐功能。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之后,延安文艺意识形态化得到了成功的确立,由于阶级论观念在其中的内在设定,对于共产党辖区内的人与事进行描绘的文艺作品而言只存在着歌颂与写光明的问题。暴露与写黑暗应该是针对共产党辖区之外的敌对势力而言的,即使对于辖区内人们身上存在的缺点,只能进行善意的批评。于是延安文艺观念在悲剧意识的消解中导致了喜剧意识的提升,延安文艺走进了颂歌与喜剧的时代。从此,在前期延安文艺中曾经出现过的忧郁调子一扫而光,一切人间不幸在作品中不见踪迹。“在戏剧等文学创作中,据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是夸耀自己力量的喜剧”。当然延安文艺中的喜剧与五四时期的喜剧概念不是完全一致的,其中还有着一个继承与转换的过程。鲁迅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可在延安文艺观念中,喜剧成了“喜庆”、“皆大欢喜”的别称,成了一种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乐观主义。延安文人当然意识到了五四批判传统戏曲喜剧式的大团圆主义的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延安文艺中的新的团圆主义,给出了符合意识形态需要的说明。正是延安文艺的喜剧“喜庆”、“皆大欢喜”的内涵与传统戏曲喜剧的娱乐内涵产生了某种本质上的联系。



正是由于喜剧成了后期延安文艺的重要部分,因而延安文艺作品中也存在着大量娱乐化的因子。“喜闻乐见”,这是对于追求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崭新的作品形式的一个重要要求,换作赵树理的说法就是“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看到二诸葛有事没事都要算一卦,结果人家庄稼都长的挺好的了,自己却领着孩子补空;看到三仙姑四五十岁的人了,还要像年轻姑娘一样花哨地打扮,被称为“驴粪蛋上上了霜”;看到“小腿疼”、“常有理”等等绰号,传统戏曲中的丑角以及插科打诨的元素显然已经化用在作品中了,延安文艺作品的娱乐化性能显然不言而喻。



延安文艺在技术手段上与民族戏曲传统的第二点重要联系是象征性的运用。中国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美学思想指导下,通过程式化、虚拟化艺术手段表现生活,而写意的美学思想和程式化、虚拟化的表现手段都是通过象征性的艺术创造来体现的。戏曲象征性的艺术手段包括舞台表演、人物脸谱、服装道具、舞台布景、音响效果等各个方面。延安文艺吸取传统戏曲象征性的精神,结合文艺门类自身的特点创化的象征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与脸谱化的化用。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说是《讲话》后延安文艺倡导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由于历史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牵引,能够在“否定旧的东西中,肯定了新的,否定过去的东西中,肯定了现在,否定既有的东西中,肯定了将来”,永远向人们“启示光明”[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能停留在自然派观点上,而要站在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从事文学创作,因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要描绘的是本质真实,应该体现的是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正因如此,所以延安文艺作品中描写的事物都具有着象征性的意义,这些事物不是对于生活本身的表面现象的精确描写,所写的都是本质真实而不是个别真实。或者可以说,采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出来的延安文艺作品,是从一种先在的理想的浪漫的观念出发,选择或者虚拟一些人物和事件进行演绎而创作出来的。这跟戏曲采用虚拟化、程式化的方式,通过象征性的表演手段、艺术构思暗示某种存在或某种浪漫主义的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艺作品必然要塑造人物,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成了评价现代文学作品成就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富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被成为圆形人物,而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则被成为是扁形人物。出现在延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却是脸谱化的,绝大多数只能称之为扁形人物,他们主要是农民或者穿了军装的农民,不管扮演了多少角色,不出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中间人物、反面人物这四个“行当”、四种“脸谱”。其故事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以英雄人物为主的正面人物,在克服了中间人物的弱点,争取了中间人物的支持之后终于战胜了反面人物,最终取得了大团圆结局。英雄人物一定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党员、团员。正面人物是斗争经验不足的党内人士,或者是还没有真确认识党却拥有拯救民众抱负的人士,或者是底层贫苦的群众。中间人物是群众中那些意志较为薄弱的、封建毒素比较浓厚的、对敌人认识还不够清晰的。反面人物是侵略者、反动派、流氓地痞等等。这跟戏曲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分类以及通过脸谱就能暗示类型人物的性情特点几乎毫无二致。



正确认识延安文学与中国古典戏曲传统关系的意义



从“五四”时期对于传统戏曲的极力挞伐,三十年代大众化、民族化讨论中对于以民族形式为中心源泉观点的批判,到延安文艺时期文艺作品与民族戏曲传统有着紧密联系,反映了人们认识到并努力克服“五四”时期对戏 曲艺术的片面认识,开始重视发挥戏曲的作用,重视知识分子与戏曲艺人的结合。民族戏曲传统具有两面性,既有陈旧落后的成分,也有积极有益的元素。鲁迅在上世纪初曾经有过一段关于中国文艺现代化的经典论述:“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6]正确辨析延安文艺与民族戏曲传统之间的关系也许对于我们认识当代民族文艺如何发展会有积极的意义。传统与现代化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尽管传统很多时候因为其“惰性”而成为了事物发展的障碍与破坏力量,然而传统同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巨大的同化力量,对于自身也有着吐故纳新的自我调整功能。经过创造性转化的传统还能够参与现代化的建设。



创建现代民族文艺应该是当下中国文艺家们的重任,延安文艺与民族戏曲传统的水融的关系,或者说延安时期所体现出的对于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向追求,也许提供了如何创建“现代民族文艺”的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启示是只有将现代性与民族性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当下的中国性。而只有中国性的形成与得到重视才可能创建出现代民族文艺。或者说现代民族文艺的本质内涵就是中国性的完整与完美的体现。



具体说,延安文艺与民族戏曲传统的紧密联系对于当下创建富有中国性的现代民族文艺的经验与教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融合现代性与民族性:创建现代“民族”文艺。“五四”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起初几乎完全是模仿西方的产物,从开创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尽管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对其是满腔热情的认同与继承,可是它并没有完全、完整、完美地融入中国现代社会的血肉中去。现当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呼吁要回归“五四”就是一个明证。其关键原因就在于源于西方的“五四”新文学传统与中国的美学传统和血液里就积淀有这一传统的中国绝大多数民众还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隔膜。尽管这种隔膜也许越来越小,但融入血液骨髓的传统是不太可能完全消除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地将“五四”新传统民族化,其实就是与中国古典传统进行化合,在尽量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五四新传统。延安文艺对民族戏曲传统吸收化用显然是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的。当然民族化的口号似乎有着竞争求存与盲目排外的两重性,中国文学传统的深厚有时也会同化甚至排拒新的事物。这正是延安时期表现出来的某种偏失,需要我们警惕与反思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当下的文艺需要融合民族传统才能真正意义上创建出现代民族文艺。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篇1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的精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闪耀着光辉。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最严重的冲击,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比过去大大下降。正确看待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凭借着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不断对我国西化的同时,逐渐淡化了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市场经济的负效性削弱了优良传统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使许多大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减弱,对国家忠诚度降低,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而忽略集体的利益。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迹。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则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宋朝时期,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南宋时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扬的都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的都是古代人对国家的忠诚。近代的代表人物也能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表达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染、教育和激励大学生,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接班人。



2.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儒家文化充分强调了道德情操对个人价值和对生活的重要性。孔子的“人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诚信态度。《诗经》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体谅父母辛苦之心;“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孟子提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他人之心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左传・庄公一十四年》提出的“价,德之共也;侈,恶之人也”的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思想,无不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要性。我国传统文化的诚信、宽爱之心、孝道思想、谦虚谨慎思想,等等,对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3.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顽强意志品质。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动力。《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打抵圣贤发愤所作为也。”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就越坚韧不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报国之心的体现;“天将降人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孟子对成功所要付出努力的感慨;“锲而小舍,金石可镂”是荀子对坚忍不拔精神的理解,这些都反映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当今大学生都是“90后”,是出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代,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一代。加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1.重情轻法不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融于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我国是一个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民族依赖自然而生存,所以要与自然合一。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抽象的理论探索,进而缺少对科学探索的理性思想,更多的是追求人生的大智慧,以老子、孟子等为代表。古代思想过多讲究人治和德治,过于强调德在治理国家和生活中的作用,忽视法在国家的作用。古代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德治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社会,深深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将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法治国家的建设。当前,要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片面强调和谐,不利于加强大学生竞争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片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仁”与“义”的思想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过于强调“仁义”,强调和谐的概念,例如“君子无所争”等,因此使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削弱,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颓废、无所事事提供了一个借口。然而事实上,我国存在着由于过分的“仁义”导致江山易主,或错失赢得江山的大好时机的例子,三国时期的刘备虽然在“仁义”上下工夫,但由于过于“仁义”而赢得错失江山的机会。在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学生必须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社会立足。必须强调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大学生增强自身的实力,更好融入社会。



3.过分注重现状不利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思想中,崇固保守是最大的缺陷,表现在人的思想上就是安于现状,容易满足,不思进取和革新,自我陶醉。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中,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对于我国传统的思想中的这种不思进取和自我陶醉,已被历史证明是巨大的错误。正是由于这种自我陶醉的思想,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我国近代的屈辱史。我国古代这种思想麻痹了人们的创新意识,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不利的,对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竞争人才也是不利。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传统思想特质中崇古保守心理的不良影响,去粗取精,正面现实与未来。我们要做的是记住历史中,而不是生活在历史中,要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三、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发挥现代的大众传媒作用,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当今的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大众传媒凭借着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媒为对人们营造了巨大的舆论环境氛围。《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只有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传统文化精神一方面通过历史继续发展、积累和传递,另一方面用潜移默化的不同方式加以继承和发展。而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其有效的方式和有力的工具。”[1]学校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杂志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央视的《百家讲坛》等节目,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大众传媒,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接受健康的思想文化。我们要发挥现代信息传播快和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牢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让现代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平台。



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外的一些文化逐渐深入我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内却遭到冷落。由于我国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我国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引起了国家部门的重视,在“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强调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当前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但显然是不够的,高校应重视传统文化的载人量,开设关于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以收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互补的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传统文化,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让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深入大学生的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2]。传统的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时代精神是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方向,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的孝道、诚信、仁义、谦虚等思想,摈弃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性、封闭性思想;发扬我国社会主义的“两弹一心”、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着力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市场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让大学生成为21世纪强有力的竞争者。



参考文献:



[1]王莉萍,王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